测绘“大块头”有“大智慧”

26.02.2016  10:25

  地陷、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它总能第一时间精准定位灾区位置和灾情,为抢险救灾“搭把手”;想要驾车快速到达目的地,只需轻轻一点,它便“变身”成一张张三维地图,让便捷出行从此无忧……这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就是“测绘”。

  最近,走进自治区地理国情监测院,来到测绘人身边,和他们一起用高科技设备去丈量八桂大地,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城市变迁的点点滴滴。

  【全面】

  “应急界”的全能选手

  一走进自治区地理国情监测院的办公大楼,一辆“大块头”越野车便映入眼帘,车顶上的一个大圆盘马上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这便是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天线,到现场后,我们会启动这个天线,通过一系列设置建立起数据连接,做好后期数据成果传输的准备。”自治区地理国情监测院应急测绘保障组工作人员李翔解答了心中的疑问。

  别看外表与普通的越野车无异,这个“大家伙”可大有来头。李翔介绍,这是全国第一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应急测绘装备的高度集成。

  什么是高度集成呢?进入车内,里面就像一个小型的工作室,地面视频采集系统、影像数据快速处理系统、影像输出系统、移动会议室和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一应俱全,还随车装备了两套无人机。

  “无需人工,一台‘车’就集应急三维地理信息与任务规划系统、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地面视频采集系统、应急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应急运输保障系统和移动会议系统为一体。”李翔笑着说,它可是“应急界”的全能选手,能够为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全流程应急测绘服务。

  【快捷】

  2小时获取20平方公里影像

  一说起测绘,不少市民总感到陌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大家的生活。通过测绘服务应急救灾的案例比比皆是——2012年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4个村庄发生地陷灾害,导致房屋倒塌,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李翔透露,当时自治区地理国情监测院的测绘人员正是驾驶着这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奔赴现场,运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2个小时内获取20平方公里的高清晰影像和1平方公里的视频。经过2个小时数据快速处理,即可在现场完成灾害现场航拍影像成果的打印,并传输到千里之外”。

  就这样,一张张全面反映灾区情况的高清影像被制作出来,为现场应急救灾、次生灾害防治、灾害原因分析等提供准确现势性强的测绘基础数据。

  【便民】

  轻轻一扫街道全景一网打尽

  测绘地理信息不仅应用在救灾救援等危急关头,也体现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在空中飞行长达16个小时的测绘无人机、自行生产自行组装的白色无人机、带有3个扫描头的车载移动测量车……这些一个个看似“高大上”的测绘设备早已悄然走进市民的生活。

  “特别是车载移动测量车。车顶的3个扫描头可以以每秒30万个点的频率对三个方向发射激光,经地物反射后,扫描头会收集到反射点信息,并存贮下来。”李翔介绍说,通过车顶的多镜头相机,只需轻轻一扫,就可以实时录制街道上的全景视频.“市民常用地图来辨别方向,而通过这些先进设备,结合配套软件即可快速生成三维影像、实景影像、多媒体视频,让原本平面的地图更立体,还能‘动起来’。”他说。

  和李翔一样奋斗在一线的测绘人还有很多,这些测绘人大都是皮肤黝黑、手臂遒劲有力。

  “长年累月地在户外跑,扛着笨重的设备,风吹日晒的,常常是为了采集一个数据或图像在山野里安营扎寨,一琢磨就是好几天。”测绘人埋首基层工作,和枯燥数据打交道,为的是用一个个精准的数字和图像编织出一幅幅八桂大地的美好图景,为城市规划应用、土地利用监测、灾害监测提供坚实的支撑。

  “测绘不只是海量的数据和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直观的、更通俗化的接触的一个行业,更是一个以实干立足、以实绩创业的系统。”自治区地理国情监测院副院长丘小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