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侧记

14.01.2015  20:20

五代波斯孔雀绿釉陶瓶。

东汉俑座陶灯。

观众在展览现场拍摄展品。

文化之舟 风帆远扬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侧记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秦  雯  文/图

1月10日,中国文博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这些沿海各地重要的“海丝遗存”,不仅折射出中国历代的流光风韵,唤醒我们古老的海洋记忆,也再现了波澜壮阔、横跨万里的古代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的航海图景——

海路千年

中华民族的航海足迹,渊源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东部、东南沿海的先民们就使用简单的航海工具,以坚韧的意志和开阔的胸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开辟着最早的海上航路。汉武帝拓展八方之交流,在徐闻、合浦等地发舶远洋、通使互贸,也使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的魅力彰显于世界舞台。历经两晋隋唐的发展,至宋元时期中国海外贸易达到鼎盛,广州、泉州、明州等国际性大港见证着当时帆樯鳞集的盛景。明初,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帆船时代航海的空前壮举。此后,随着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东西方文明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华民族开创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渐入尾声,新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开始形成并预示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据主办方介绍,“丝路帆远”展览工作2011年开始由福建博物院组织筹办。3年来,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7省区,特邀上海、江西两地,精心组织近50家各级博物馆参加展览。组织人员走过数万公里,从数十万件文物中,精挑细选,出精品300余件,以回望中国跨越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将这条商贸、文明、和平之路全景式地展现于世人眼前。

广西合浦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郡后,成为汉王朝同东南亚各国往来以及进行贸易的重要港口。本次展览上,在合浦汉墓出土的西汉弦纹玻璃杯、胡人俑陶座灯,以及玛瑙、珊瑚、水晶、琉璃等来自海外的各种“奇石”,说明汉代合浦港就拥有了同南海以外地区进行商贸往来的历史,且规模令人惊叹。据文博专家介绍,汉武帝是最早重视海洋国土意义的君王之一,边远沿海地区被纳入中央管辖范围,这在出土文物上得到了清晰体现。汉代器物上出现的许多胡人造型,包括陶俑灯座、青瓷堆塑罐上的人物等,面部特征既包括马来人种,也包括西域人种,说明当时异域面孔已为沿海居民所常见。

舟楫致远

古代先民凭借航海工具艰涉鲸波,向大海拓展生存空间,沿海各港出土的海船为今人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及造船术的珍贵资料。

展厅里,2010年在广西贵港贵城镇三合村梁君14号墓出土的东汉“附鼓俑红陶船”颇为引人注目。船分前、中、后三舱,前、中舱篷顶为拱形;后舱狭窄且高,两坡式篷盖,为舵楼。船上立有15个大小俑,舵楼1个,中舱2个,船头12个(分列两排划船,前有1人指挥)。划船俑两侧船边各有桨架4处。船头有鼓、系缆桩及挡板,鼓面饰太阳纹。从船体结构可见,这是一艘大型内河船。

而由山东博物馆收藏,平度沙河出土的隋代双体船,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双体船实物,为江海两用船。双体船总长23米左右,由两个船体组成,各宽约1米,用3段枫香木刳制、衔接。船体间用20余根横梁连接,再以铁钉固定,上铺甲板,载重量23吨左右,当时可能是作为趸船使用的。据介绍,由于双体船拥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大的运载量和较快的航速,所以中国古代重视这种船型。古文献中称之为舫或方船。广西贵罗泊湾西汉墓出土铜鼓的纹饰与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都有双体船的图像,实物则以此船为最早。

货通万国

古老的海路绵延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至非洲东部,越两大洋经红海进入欧洲,串连起沿途星罗棋布的港口。数千年来,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埃及、罗马、希腊等民族的古代商人致力于海上商道的开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白银之路”等。

港口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德化窑、漳州窑、广彩瓷、牙雕等艺术产品的发达,并成为驰名欧洲的“中国品牌”。而中国瓷器,在釉料、器形、纹饰等方面,都曾经吸收了外来的诸多元素并加以创新,同时又在外传过程中,影响了包括日本、朝鲜、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陶瓷业发展进程。展品中,由南京博物院提供的《万国坤舆全图》,便是当时中西方地理观念融合的产物。

展览上,包括龙泉窑、景德镇窑、德化窑在内的众多窑口展品精彩纷呈。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五代越窑青瓷花口杯、扬州博物馆收藏的唐巩县窑青花瓷盘、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青瓷大碗等,其优美的造型、光洁的外表、鲜亮的釉色,土与火的结晶造就了如花美瓷。而本次展出的福建博物院收藏的唐代波斯孔雀绿釉陶瓶,则是一件“舶来品”,为波斯类型陶瓶,通体施蓝绿釉,釉色晶莹,瓶身硕大,敛口,丰肩,平底而沿外突。颈肩间附4个环耳,肩腹部堆塑4道粗绳状纹。据介绍,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起源于古波斯地区,晚唐五代时期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水下考古是目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诸多沉睡于海底千百年的古船,见证着昔日海外贸易的繁华盛景,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各类文物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而近年来水下考古的丰硕成果,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福建泉州后渚港沉船出土的香料,南宋墓葬的丝绸、漆器等平时深藏于库房的文物,也得以与观众近距离接触。“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等沉船神秘的海底宝藏,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