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项海绵城市项目竣工 南宁初显“海绵效应”

20.11.2015  04:00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尹海明/文 梁枫/图)海绵城市是时下城市建设的热词。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南宁遭遇了“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等城市病的困扰,打造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解决这一城市疑难杂症的妙方。

  为了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从2014年起,我市审时度势、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我市三年实施计划安排项目总数共203项,项目总投资87.71亿元。其中2015年海绵城市计划建设项目总数为165项,现已开工项目53项,竣工项目22项。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南宁初显“海绵效应”。今年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桂花路等6个内涝点进行整治,7月23日出现极端暴雨天气时整治点基本消除内涝现象。

  以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4年年底,我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工作,在自治区、南宁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高质量完成了试点申报工作,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为了建好海绵城市,我市确立了多功能、多目标建设体系。编制完成《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通过着力建设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重点项目,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总悬浮物)削减率不低于50%的总体考核目标。

  大力完善机制体制建设。相继出台了《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鼓励立体绿化实施办法》《广西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图集》《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广西南宁五象新区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建设标准(一)》。

  同时,还制定了《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财政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社会投资的新建、扩建、改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按项目建筑面积和年径流量控制率分三个等次给予奖励。制定了《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绩效考评方案》。

  为解决融资困难,我市积极利用社会资金撬动海绵城市建设,市政府和银行设立南宁海绵城市建设发展基金,以此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为明后年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192个项目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南宁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以及近年来开展的治水规划和内河补水、湖塘清淤、河道拓宽、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为海绵城市试点打下了基础。”南宁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建成的一些公共建筑和小区,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在滨湖广场,你会看到两边是层层叠叠的绿化带。如果你认为这些绿化带仅仅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那就小看它了。据介绍,这些阶梯式的绿化带能对雨水进行层层截流,专业叫法为“多层生物滞留带”。雨水渗透下来后,才能汇入下沉式绿地。

  滨湖广场是我市海绵城市改造示范工程之一。没有改造前的滨湖广场,因为地面硬化比例过高,逢雨必涝、雨后即旱,同时还将未经处理的雨水直接排入南湖,对南湖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此,整个滨湖广场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的方式对道路、绿地和径流污染控制进行海绵化改造,设置透水铺装、碎石涵水层蓄水池、雨水回用系统和雨水花园等。改造完成后,广场雨水排入南湖水质可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改善南湖水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0%。

  滨湖广场项目改造只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我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共有54.6平方公里,共包含192个项目,总投资额约87亿元,预计将有56个项目于今年底竣工。我市力争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遇到有降雨时,市政工程能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的时候再把吸收的水“”出来,加以利用。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无处不在。新建大批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树栽花、大幅提升绿地率,地面停车场铺设多孔砖,人行道进行透水铺装……这些措施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同时具备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先试先行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化改造将使位于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的那考河华丽变身。作为海绵城市扶植示范性项目,那考河治理河道全长约6.6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将打造“万米桂花溪谷、千棵朱槿水岸”景观,在河道两岸错落栽种桂花树、朱槿花,并以东盟和壮乡风情雕塑散布其间,花香飘散两岸,将成为国内最长的桂花景观和南宁城市新名片。

  与其他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不同的是,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作为申报国家PPP示范项目的第一批重点项目,是广西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建设项目。

  市“海绵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我市第一个引入社会资本运营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实现了城市生态治理投融资模式的制度创新,为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不仅先试先行PPP投融资建设模式,还积极探索统筹布局形成连片效应的建设思路。

  我市示范区范围内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难度较大,尤其是小区改造难度大。为此,南宁市对示范区内的海绵城市建设整体考虑、统一布局,选取石门森林公园及周边小区、会展中心约1.3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重点、试点项目,通过越秀路南侧的公建与青秀山连成一个片区,先试先行,总结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宜以公园绿地为主要载体,将周边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纳入研究计算范围,形成海绵化整体进行统筹考虑的建设思路,达到对雨水水量有效控制和水质大幅改善的目标。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通过对项目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总结经验,探索出“结合黑臭水体治理,流域整体设计,彰显连片效应”的技术路线,落实到项目建设时体现为:源头充分发挥每平方米绿地的海绵作用,过程控制通过整治排水管网和海绵化设施建设,实现对河道生态补水和系统治理。这一技术路线得到了住建部的肯定。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网改造,南宁“城市看海”的情况开始减少,一些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海绵城市将关闭南宁“城中看海”模式,最终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编辑:蒋卫

南宁市2017年春季主体班开班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胡光磊)3月20南宁新闻网
南宁质监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调研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玲 通讯员 黄南宁新闻网
2016年广西教育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陈媚 通讯员 冉南宁新闻网
南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发力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