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试点效果凸显 绿城“蝶变”市民受惠
厢竹小区海绵化改造完成,路面加铺了蓝色的透水混凝土
8月23日中午,一场暴雨突降邕城。尽管雨势大且急,但博艺路的地面毫无积水,原因在于路面以及人行道进行了专用透水铺装,下面连接着网状透水管,可以让雨水及时下渗。
这是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目前,南宁海绵城市三年试点建设基本完成,随着一批涵盖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公园绿地、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城市道路等多方面、多类型的海绵提升改造项目的建成,南宁发生了美丽“蝶变”,广大市民从中受惠。
“海绵手术”让住宅小区大变样
走进兴东路的市公安局厢竹小区,高大的树木挡住阳光,树荫下的绿地种满花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与高高低低的绿植搭配得错落有致。花草丛中设置了休闲椅,三三两两的居民正在休憩闲聊。
这是厢竹小区改造完成的海绵设施——生物滞留设施。“以前小区绿化带植物稀稀拉拉,改造后景观变美了,我们每天像生活在花园里。”居民陈晓高兴地说。
舒适自然的环境让小区居民们纷纷点赞,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小区通过“海绵手术”解决了内涝问题。8月23日的暴雨过后,厢竹小区里看不见任何积水。“以前可不是这样。”居民谭敏说,“海绵改造让我们受益匪浅,大雨过后积水很快就排干了。”
厢竹小区是老旧小区,管道建设标准低,暴雨后的水泥道路极易积水,此外,小区绿化比较杂乱,有些地方黄土裸露。
2017年,厢竹小区开始进行海绵化改造。一年后,小区建成了许多块“海绵”:原有的混凝土路面加铺透水混凝土,雨水透过透水混凝土进入路边软管后,再流入花池实现再利用,解决了小区的绿化用水;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主要收集地面漫流、屋面雨水管断接和绿地的雨水等进入设施。
记者注意到,厢竹小区透水铺装为蓝色。“这些蓝色的路面即透水混凝土,无毒无异味,可以自然渗透、净化雨水,雨水通过透水铺装滤去部分污染物并进入生物滞留设施。”中建一局厢竹小区海绵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赛飞介绍说。
目前,全市已对135个住宅小区进行了海绵化改造,让许多市民的居住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改善了小区的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
道路内涝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南宁试点区域内不少道路的内涝问题迎刃而解。
红色的锦春路格外引人注目。远观,它像操场塑胶跑道;近看,它的表面由不规则的红色小石块组成。这是一条能吸干雨水的海绵型道路。即使下再大的雨,路面也不会有水洼,以往雨天市民常遭遇被溅起一身脏水的窘况, 在这里不再出现。
记者用一瓶矿泉水做实验,将水倒在路面上。若是普通的沥青路或水泥路,水倒上去后会积在路面慢慢蒸发,而这里的路就像一块海绵,瞬间就将水全部吸走。
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所总工程师廖志宇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道路上铺着透水混凝土,能让雨水渗透并储存到道路里。彩色透水混凝土作为住建部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材料,具有透水性能强、平整度高、材料强度大等优势,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锦春路是埌西片区人行道海绵化改造工程改造的道路之一。据介绍,该工程共涉及道路24条,项目前期经过多次专家论证与材料比选,最终选用彩色透水混凝土作为本项目人行道铺装材料。透水混凝土的色彩根据道路的路幅等级及周边用地性质,选用以红色为主,灰、橙色为辅的搭配形式,与南宁市人行道整体色调统一。
“透水混凝土环保、无毒、无污染,附着力强,耐候性、透水性好,质量合格。”广西南宁宏翔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陈胜贵表示,在埌西片区人行道海绵化改造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严格把控进场材料关,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材料均经第三方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埌西片区人行道海绵化改造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人行道步行空间舒适度,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公园景区融入海绵化理念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也给南宁的城市公园景区带来了改变。
南宁石门森林公园内的废旧游泳池被改造成了层层叠叠的瀑布,单调的草坪变成了旱溪和雨水花园,园内的明湖水也更加清澈。在石门森林公园海绵化改造中,通过对地面进行透水铺装,采用下沉式绿地和改造旧有设施收集处理雨水,所收集的雨水不仅用于公园内部,还能对民歌湖进行生态补水,有效改善了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在海绵化改造前,青秀山风景区兰园一侧山坡上红土裸露,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无序排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经过水环境治理和海绵化改造,雨水通过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层层渗滤,再流入沿山体道路设置的雨水截流调蓄渗透井,用于景区绿化浇灌。
南湖是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之一。经过海绵化改造的南湖公园环湖路,路面可达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符合健康步道行走要求,如今成为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