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照顾家婆姐姐11年 四代同堂家庭演绎爱的故事

23.02.2016  11:07

王招仙为潭秀容剪头发。记者 段柳健 摄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王招仙一家三代却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不同的答案——11年前,家婆的姐姐潭秀容摔倒后,王招仙从宾阳来到南宁悉心照顾。这些年,她的儿子、孙女也一样尽心对待潭秀容,一家三代用最朴实的行动和一颗善良的心,诠释着一个大写的爱字。

   尽心尽力  照顾患病老人11年

  20日上午11时许,刚参加完社区包汤圆比赛的王招仙,端着一碗汤圆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为的是让躺在床上的86岁的潭秀容趁热吃一口汤圆。而王招仙的大儿子李文龙,也正在厨房忙着热粽子。为照顾好潭秀容的饮食,这个刚满37岁的大男人,半年来每天都围着锅台转。

  王招仙说,潭秀容是自己婆婆的姐姐,一直未结婚生子。李文龙5岁那年,潭秀容把他从宾阳接到南宁生活,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因此他们一家也把潭秀容当成亲人一样对待。2004年12月31日,潭秀容不慎摔倒后,王招仙马上从宾阳赶来照顾。

  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潭秀容康复得不错,但不能过多走动,平时只能坐在床上。虽然她能自己洗脸、擦身体,但吃喝拉撒都在房间。王招仙每天不仅把一日三餐端到潭秀容床前,还倒屎倒尿、清理房间,这样的事一做就是11年。

  半年前,在南宁工作的小儿子结婚生了女儿,王招仙就过去照顾了半年,潭秀容的生活就由李文龙打理。

   反哺之心  儿子尽量在家陪老人

  因为上了年纪,潭秀容只要不见有人在房间里就会发脾气,而且很容易生气,动不动就会又哭又闹,就像一个小孩子。

  为了让姨婆安心,以前在外做工时,李文龙都会尽早赶回家,让老人觉得家里有人在,并没有抛弃她。李文龙说,半年前妈妈去了弟弟那边照顾小孩后,他就很少外出找工,平时就是帮人换个锁,装个水龙头什么的。妻子经常上夜班,为了照顾姨婆和上小学的女儿,现在他几乎成了一个“全职妇男”。

  李文龙发现,姨婆现在只爱吃肉,会把饭菜中的青菜悄悄倒在垃圾桶里,还用其他垃圾盖住。针对姨婆的这一饮食习惯,他每餐就猪肉、牛肉、鸡肉轮流着煮。李文龙笑着说:“春节杀鸡,整个鸡胸脯都是姨婆包了。摔倒前她只有100斤,现在已经180斤了,背她下楼都背不动了。

  “小时候得到姨婆的照顾,现在她老了就轮到我照顾她。”李文龙觉得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也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他说,要照顾好老人,只需要有“两颗心”就可以了:细心和耐心。

   耳濡目染  孙女学大人孝敬老人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11年悉心照顾的辛苦,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不过,这孝道却在不经意间在一家三代中传承。

  李馨怡是李文龙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的她说,平时爸爸妈妈忙不过来,或是奶奶不在家,阿太需要什么东西时,只要喊一声,她就会马上拿过去。当记者问到是否奶奶和父母经常要求她孝敬老人时,她摇摇头说,她是看大人那么做自己就跟着做的。李文龙很自豪地说,女儿小时候经常爬到老人的床上,吃饭时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吃水果也是你一瓣我一瓣地分着吃,这不用特意去教的。

  趁着有一点空闲,王招仙拿出剪刀,把潭秀容挪到床边的一张凳子上后,麻利地帮她剪了个短发。潭秀容摔倒后11年来,剪头发的事都是王招仙“包办”了。采访结束时,王招仙说,春节前,弟弟从宾阳打来电话说86岁的父亲摔倒,因为要照顾阿太和小孙女,她一直无法回去照顾。“上有老,下有小,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既然都是自己的亲人,那就尽心照顾吧。”(记者  叶祯)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