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年初一到年初七跟着年俗过大年

09.02.2016  09:5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来临了,从初一到初七,都有些什么年俗呢?在广西,除了粽子、年糕等,还有什么春节必吃的传统食物?今天,我们为您奉上有趣的年俗,让我们在对年俗的回忆中,欢欢喜喜过大年。

  正月初一拜大年 见面问好发压岁钱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这天的习俗非常多,除了开门炮仗、拜年、行香等,还不能动用扫帚,民间俗称这样才能聚财。在30岁的市民吴静心中,正月初一留给她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开门炮仗和拜大年。爆竹声后,踏着满地碎红去给长辈拜年,拿到压岁钱后跟小伙伴一起去买糖吃,绝对是吴静对过年最美好的记忆。

  民间认为,“开门炮仗”放得越早越好,象征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小时候,每年正月初一,守完岁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吴静都会被一大早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惊醒,正当她拉起被子准备蒙头继续睡时,父母的声音总会及时响起:“快点起床,拿压岁钱啦。

  穿上新衣,梳好麻花辫,吃过早饭后,喜滋滋地收起父母给的两份压岁钱,吴静便牵着父母的手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出门前,父亲总会在门外放一卷爆竹,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看着满地碎红,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

  吴静老家在柳州市郊的一个小镇上,父亲兄弟姐妹七人,是个大家族。正月初一早上,叔叔伯伯们也会带着家眷归来。一碰面,晚辈会向长辈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吉祥话。乐呵呵的长辈们忙从兜里掏出大红的封包,将压岁钱递到小辈手上时,还不忘嘱咐“好好学习呀”。

  “我们家给长辈拜年的方式比较随意,有些人家还要向长辈行跪拜礼拜年。”吴静说,小时候拿到红包后,都会与小伙伴一起拿到街上去买爆竹和糖,有一笔能够随意支配的“巨款”,也算是儿时对春节美好回忆的一个重要部分。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初年幼的吴静已经成为了一名30岁的辣妈,定居南宁。

  吴静说,老家那边正月初一放爆竹、拜年等习俗仍然保留着,并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在形式上弱化了许多,“为了安全,很多小区和街道都不允许燃放爆竹了。此外,很多人也已经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所以在正月初一也不再选择放爆竹”。

  说起拜年、给压岁钱的习俗,吴静更是深有感慨。“现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连一些小学生也不例外,所以现在拜年、发红包的方式也已经有所改变。”吴静表示,去年春节,他们家已经建了家族的微信群,正月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后,一些“时尚”的长辈就直接通过微信给晚辈发红包。

  吴静说,今年正月初一,他们仍然会延续去年的习惯,通过微信红包发压岁钱,“虽然拜年、发压岁钱的方式变了,但尊老爱幼的传统没变,企盼未来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更不会变”。

  正月初二回娘家 除了封包还有鸡和鸭

  大年初二的习俗,一定是回娘家!有一首歌里唱到“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南宁的赵阿姨说,这就是她当年回娘家的写照。就算到现在,也依然是大包小包地往娘家扛,就是为了让家人感受自己一年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快乐。

  赵阿姨说,今年为了回娘家,她从春节前一周就开始筹备,鸡鸭是必需品,此外,还有两瓶白酒,两封炮仗。而在以前,大年初二早上醒来,一家人就穿戴整齐,骑着单车往娘家赶。

  到达娘家时,赵阿姨的丈夫必定会先走一步,在楼道口点燃炮仗。炮仗声噼里啪啦,如同发出回家信号,在通知母亲:“我们回来了。”当两封炮仗放完,赵阿姨也带着孩子走到了家门口。

  此时,母亲已早早在等候,大家相互恭喜,说着祝福的话语。在这之后,赵阿姨会将一个大红包塞到母亲手中。赵阿姨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红包只有10元。虽然数额比较小,但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母亲每次总推辞说:“太多了,太多了,只要回来就行。

  踏进家门后,父亲则烧好了水,准备给大家泡茶。炭火已经烧旺,姐妹们围坐在火盆边,嗑着瓜子,吃着兰华根、麻通等传统小吃,亲切地聊着天。此后,母亲还会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姜糖水,让大家喝下。春节回娘家也如这糖水般甜蜜。

  正月初四吃折罗 节俭生活的传统代代传

  在中国,大年初四有吃折罗的风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赵阿姨家一共兄妹5人,2男3女。每年除夕夜、年初一,是哥哥和弟弟回家,而到了大年初二,则是赵阿姨和她的姐妹们回家。此外,由于赵阿姨的母亲是老大,大年初三,其妹妹们也都到家里探望。赵阿姨的母亲家,每年春节这几天都会余下不少剩菜。上世纪80年代因为没有冰箱,剩菜的存放就成为一个大问题。

  那时候,赵阿姨的母亲总是特别关注天气情况,期待过年的时候天气冷一些,这样利于剩菜的保存。如若遇到南风天,赵阿姨的母亲就会特别着急,因为每天加热饭菜就是一道复杂的工序。赵阿姨说,也因为这样,大年初四,赵阿姨和兄弟姐妹都会回家,一起“消灭”掉这些剩菜。赵阿姨说,其实这个传统也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一来即便是过年,节俭过日子的传统也不能丢,二来也是顺应天气的表现。

  正月初七过人日 过了这天出门远行

  赵阿姨今年60岁,原先在国有企业上班,她记得以前的春节假期一般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五。大年初六,人们就开始正式上班了。因此,大年初五时,大街上已没有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般热闹,很多人选择留在家中,进行清扫。

  初七是人日,俗语讲“七不出,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出门,在家陪父母、过人日,初八方可以出门远行。

  在赵阿姨看来,这种新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已经演变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代又一代遵循着。

  年俗

  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称为“开门炮”。此后至正月十五,驱凶避邪的爆竹声将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出于环保和安全的考虑,有些城市开始限放爆竹,以其他方式庆贺新年。

  放过“开门炮仗”后,人们将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吉祥的话语。

  此外,旧俗相传正月初一是“扫帚星”生日,这一天不宜动扫帚。如果非要扫地,须从屋外往屋里扫,象征将运气和福气扫进家来。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

  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孩子们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兆头。

  正月初三

  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因此常说,“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全家聚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此外要清扫室内垃圾,俗称“扔穷”。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节,寓意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

  正月初六

  这一天的民俗有:送穷鬼,弃破衣,供煎饼。寄托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正月初七

  为人节,源于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责任编辑: 胡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