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只爱玩手机"作文不能止于心酸

17.11.2015  17:55

  近日,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六年级老师唐上棣,在微信上转发了该校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小希的作文《爸爸看手机》,成了老师和家长讨论的热门话题:“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 相关链接: 重庆男孩写作文“爸爸爱玩手机 ”)

  很多人看了小希的作文之后觉得很心酸。特别是小希描述的一些情形,让人莞尔之后,又禁不住反思:这样的行为是否确实已经无意间伤了孩子的心?比如“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再比如:“我爸爸在厕所解便的时候,也在看手机,爸爸解完便了,都不知道出来,还在里面看手机……

  事实上,对父母玩手机不满的孩子,小希并不是第一个。比如此前在长春市,一个10岁的孩子闹离家出走,原因是,孩子的父母“一回家就玩手机”,结果让孩子觉得“爸妈只爱手机不爱我”。而一味玩手机所带来的后果,除了精神上的伤害,显然还有现实中的悲催。比如此前有家长带孩子时玩手机,导致孩子从楼上坠落;比如不久前的郑州,一个妈妈带孩子购物,在路口因为看手机,导致两岁的儿子被车辆轧碾头部后不治身亡。

  类似事件无一不告诉我们:网络时代,手机、电脑等现代通信工具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显然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家庭与亲情,影响了我们对孩子的重视。比如小希的爸爸,其被孩子指出“连解便时都玩手机”,甚至“解完便了,还不知道出来”。而这样的行为,在小希爸爸的身上有,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比如一些“手机控”,其坐公交车、地铁,买东西排队时,甚至吃饭的时候等,都会见缝插针地用手机看新闻、刷朋友圈等等。

  小希“爸爸只爱玩手机”的作文确实让人心酸。但面对孩子的无忌童言,我们明显不能止于心酸。除此之外,更该对照反思,看看我们是否也因为玩手机,而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错过了陪父母聊天的机会?总之,莫让手机成为家庭和亲情之间的“第三者”,更莫让我们的亲人朋友等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刘鹏)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