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赤峰牛家营子农机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12.10.2017  15:12

说起张秀梅,村里人都说她是一个苦命人。1999年她与丈夫离婚,留下一双儿女。2001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小王,小王老实能干,对妻子更是体贴入微,找到如意郎君,张秀梅别提多高兴了。然而,当她憧憬美好生活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2004年丈夫小王双眼神经萎缩,视力急剧下降。娘家人劝她离开小王,可倔强、善良的她说什么都不肯,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东借西凑10万元钱眼看着就花光了,可小王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几乎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张秀梅绝望了,明里暗里不知哭过多少回,“以后的日子咋过啊”,一向要强的她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2012年初春的一天,旗农机局的工作人员敲开了她家的大门,目睹她家的景象,一同前往的人都觉得心酸。她家的院落没有围墙,低矮的三间老式土房出现了几道裂痕,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顽强的矗立在山脚下。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老式彩电,在一旁一闪一闪的播放着什么,图像有些模糊不清。主人供奉的4个香炉碗倒是香火旺盛,端端正正的摆放在客厅后墙的正中央,格外显眼,或许在张秀梅的心里:“只有祈求神灵的保佑,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我们是旗农机局的,局长让我们来帮你的……..”旗农机局干部老刘的一席话,像一股暖流涌进了张秀梅的心头。“谢谢”“谢谢”……她不住的重复着一句话,眼睛布满了激动的泪花,略显苍老的脸庞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从此,张秀梅与农机结下了缘,农机局将她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到农忙时节,她家的田野上都会出现农机局工作人员的身影,都能听到拖拉机的轰鸣声。农机局免费帮她种地、收割,农机技术人员还手把手教她学开拖拉机,教她机械耕种、收割、修理技术,还帮她购置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张秀梅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天生就是摆弄农机的料,不到一年的时间,开车、修车,种田样样精通,就连一向傲慢、挑剔的侯师傅都说:“玩农机,咱男爷们都不如她。

张秀梅诚实守信,技术好,收费低,十里八村的人都愿意找她耕作,播种、收割、清理残膜、旋耕、深松活一个接一个,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不到两年时间,她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添置了几件新机具。张秀梅有了钱没有忘记那些有困难的乡亲,同村的于大妈家里没有劳动力,李大叔身体有病,张秀梅就主动义务为他们耕种,谁家有困难,只要找上张秀梅,她都肯帮忙。村民们称赞说:“秀梅可是个好人啊!

好人自有好报,2014年好运再次眷顾了张秀梅,她家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了,征地补偿款近百万元。张秀梅做梦也没想到平生会有这么多钱,有朋友劝她啥也别干了,呆在家里享福吧,也有人劝她投资开店,可张秀梅早就有了自己的主意,毫不犹豫的把这百万元全部砸在了购买农机上。她说;农机是自己熟悉的行业,也是充满商机的行业。如今,张秀梅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各种农机具应有尽有。家有大型拖拉机6台,中型拖拉机2台,旋耕机7台,播种机7台,翻地梨2台,残膜回收机2台,秸秆打捆机1台,联合收割机2台,农机总价值达190余万元。2015年部分农机投入作业,仅农机作业费就有十几万元进账,2016年她预计将有40万左右元的收入。家底大了,生意多了,为了跑业务方便,2015年她还考了汽车驾照,买上了小轿车。2016年还准备翻修新房,小日子过得可谓有滋有味。

有人说张秀梅变了,也有人说她没变,还是当年的张秀梅。张秀梅是变了,她烫了发,穿上了名牌,全身上下都显露着一个现代女性的风采:说她没有变,是她那朴实,善良的品质没有变。

当问及今后有啥打算时,张秀梅难掩心中的喜悦,不善言谈的她,滔滔不绝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机合作社,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让村里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我在家为他们收割、种田……”她说的是那样坚定有力,看来这个愿望在她心里已经积压很久了。

春天来了,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天还没亮,“隆隆”的马达声已经回荡在南荒村的上空,张秀梅为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不停的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