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五个坚持”破解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难题

19.01.2017  23:02

  玉林市高度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坚决把“四个最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到基层到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中,牢固树立坚持夯实基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宣传引导“五个坚持”原则,进一步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各方参与,有效解决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难到位的问题,最得了较好的成效,让农村不再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

  一、坚持夯实基层,筑牢监管网底。玉林市针对农村食品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着力健全基层监管网络。扎实推进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办公用房,配齐必需的设备,充实基层监管所空编人员。目前,全市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督所总编制数462人,到位395人,到位率85.5%;全市1491个行政村(社区)全部聘任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全市80%以上乡镇所建有快检室,全市在执法一线的监管人员全部配备了平板电脑。市本级和7个县(市、区)农业部门及全部110个镇(街道)统一配备了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加大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力度,北流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土建、装修工作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博白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已动工建设。

  二、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农村地广辽阔,经营点分布较散,针对这些特点,玉林市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以适应当前农村监管工作,包括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食品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及移动端APP建设等项目。2016年已经投入400万元完成了工程第一期建设,计划2017年再投入500万元完成第二期建设。同时,在农村全面推行“网格化”和“痕迹化”日常监管模式,将辖区科学划分网格责任区,明确监管人员职责任务和要求。针对农村集体聚餐易多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玉林市在兴业县试点推行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分级报告指导制度,通过农村协管员收集信息、派出监管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核查乡村厨师资格、免费为乡村厨师体检等有效措施,紧紧抓住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乡村厨师这两个农村集体聚餐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成功破解了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问题,兴业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已经通过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组验收,2016年玉林市在兴业县召开了玉林市基层食品安全暨农村集体聚餐指导工作现场会,将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分级报告指导制度在全市推行。2016年,全市共接到农村集体聚餐报告数2150例,现场指导2123例,现场指导率为98.7%。

  三、坚持问题导向,整治薄弱环节。玉林市敢于直面问题,主动查找、梳理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突出顽疾。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清源”行动,重点治理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和违规使用高毒禁限用农药。2016年共监测“瘦肉精”等违禁物质15924份次,合格率保持在100%;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净流”行动,针对农村市场查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和假农资。2016年共检查经营户14861户次,责令整改1519家次,查获违规农资产品1449.5公斤,案值3.8325万元;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重点取缔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和“黑市场”。2016年查处违法行为21起,捣毁私屠滥宰窝点14个,罚款2.89万元,责令改正小油坊561户次,依法取缔2户;开展“利剑”行动,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严惩违法犯罪分子。2016年玉林市共侦办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20起,刑事拘留32人。

  四、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对农村地区全面实施玉林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加大对农村地区或面向农村地区生产的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建立健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2016年全市共抽检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样品2310批,不合格批次48批次,合格率为97.9%,不合格产品全部处置完毕。同时,积极探索完善农村食品管理制度措施,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坚决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如,针对群众较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以“明厨亮灶”示范建设为抓手,开展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全市共有各类学校、托幼机构食堂2318家,持证经营2122家,持证率达91.5%,农村校园食品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五、坚持宣传引导,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话走访、上门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方式,同时,通过制作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宣传片等在玉林电视台和户外广告屏幕滚动播出,对农村食品经营者及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和人人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畅通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渠道,完善食品安全表彰奖励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对协管员、信息员、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引导大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热情。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深入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升A降C”行动,倒逼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