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送给纪检干部的“闹钟”

25.09.2015  01:0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23日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纪律检查机关担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自身建设更要过硬。(2015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律己严于律人,才可堪做表率;练就铮铮铁骨,才好掌舵行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肩负党和人民重托、深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光荣队伍,是党的队伍的宪兵。越是备受信任,越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事实早已表明,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廉洁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不具备天然“腐败免疫力”,尤其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纪检监察干部时刻面临着诱惑与抗诱惑、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如果不加约束、自我放纵,信念动摇,贪图享乐,就很容易走向反面,透支党和人民的信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违纪干部3400多人,中央纪委机关查处处置14人,就是典型的例证和见证。

正像王岐山所指出的,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纪委也不是净土,有的纪检干部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审查纪律和保密纪律,跑风漏气甚至以案谋私。他强调,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用严明的纪律管住自己,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毫无疑问,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是纪检监察机关职责所在。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己不正焉能正人?自己不正,怎么去管别人?如果让腐败的纪检干部去反腐,让违纪违法的监察人员去纠偏,岂不成为天大的荒唐和笑话?作为锤打腐败这块“烂铁”的“锤子”,纪检监察队伍必须保证自己是一块“好钢”;承担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的重任,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保证自己是一只能够高飞的“啄木鸟”。否则,不但“飞”不起来,而且还会“摔”得很惨,悔恨终生。

在这个意义上说,王岐山所强调的“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既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也是一种真诚的告诫,更是一种严厉的要求。纪检监察许多工作都涉及到打铁还需自身硬问题,加强自身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这就像“淬火”,严肃执纪、改进作风、监督管理的过程就是“淬火”的过程,用王岐山的话说,就是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提高发现问题、监督执纪的能力,坚决清理门户”。这不仅彰显了刮骨疗毒的庄严承诺和自我净化的坚定决心,更是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现实需要。

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是最好的座右铭,也是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闹钟”。只有随身“携带”,适时鸣叫、及时提醒,才能铭记于心,力践于行,守住廉政纪律的“生命线”,分清问题“是非线”,不碰违纪“高压线”,更好地正人、服人,用实际行动树立起过硬的形象。(林伟)

【 编辑:陈梓瑶  作者: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