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报头版头条:打造科普宣传“生态圈”——广西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见闻之一
宣传也是监管,这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常说的一句话。但怎么宣传才能“入脑入心”?人手不够怎么办?经费不足怎么办?受新媒体冲击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难题困扰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前不久,本报记者到广西采访,一些地方的宣传让人耳目一新。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登5篇系列报道,希望抛砖引玉,与您共同探讨并回答上述问题。
说起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人们往往认为是监管部门的“分内事”。然而,在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宣传早已不分政府、学校、农村、企业的界限,融为一体,打造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生态圈”。
无处不在的宣传阵地
黄妍是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女局长,她热情、开朗、活泼,对食品药品科普宣传充满激情。
黄妍来到这里已经5年了,自管理区局一成立她就“坐镇”这里。而管理区局的特点是人手不多、女同胞多。深夜稽查,是这些女同胞冲在前头;后方宣传,依然是这些女同胞卖力吆喝。工作之余,黄妍就挖掘这些女同胞身上潜藏的文艺细胞,把她们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延伸到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上。
点子多、花样多、载体多、手段多,是平桂管理区局宣传的特点,区里几乎每个角落都被黄妍和她的同事们开辟成食品药品科普宣传阵地。
学校开展“国学进万家”活动,黄妍打起了国学的“主意”,她请人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编成《食品药品安全三字经》,并用当地的客家话朗诵,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在药店、餐馆等店铺的门口,录音机播放着客家话版的《食品药品安全三字经》,温婉动听,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倾听。
为了使孩子们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并把这些科普知识传递给父母,黄妍找到平桂管理区委员会以及教育局领导协商。2014年11月,三家共同组织了“中国梦·我的食品药品安全梦”征文活动,得到中学生和高中生的热烈响应。
面对稚嫩的幼儿园小朋友,黄妍和同事们请人编写《食品药品安全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食品安全要牢记……”“从娃娃抓起,小手牵大手,影响是最长远的。”黄妍说道。
面对鉴别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群体,黄妍她们又找到能编写快板书的人,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编写成快板书,走进老年大学,教老人们打起风趣的快板,既传播了科普知识,又丰富了老年人生活。
逢年过节,火车站、汽车站人山人海,平桂管理区局监管人员又来到这里,发放扑克牌,“来张红桃8,禁止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四季豆菜品。”“来张梅花10,市民外出就餐要‘看脸吃饭’,‘笑脸’为优秀,‘平脸’为良好,‘哭脸’为一般。”记者随意抽取几张扑克牌,每一张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着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平桂管理区局开发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扑克牌,既为旅客旅途提供娱乐工具,又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输送到全国各地。
一些餐馆餐桌上的纸巾盒、纸杯,印着“关注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请拨打12331”等字样。“这些都是老板自己订制的,我们只是额外支付给老板印刷宣传语的费用。”黄妍解释道,“这比我们自己制作好了之后再发给人家成本低多了,宣传效果还不错。”
在平桂管理区局办公室,黄妍又拿起雨伞、围裙、购物袋等展示给记者看,这些能够多次使用的物品,都写满了宣传语,让人感觉被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的汪洋大海所包围。“每次管理区搞几个部门联合宣传的时候,我们的展台前总是最热闹的,老百姓都喜欢我们的宣传活动,愿意了解更多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黄妍骄傲地说。
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
农村是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不可或缺的阵地。
今年“六一”前夕,平桂管理区局监察室主任唐小玲和同事们去偏僻的瑶族山寨搞宣传,崎岖的盘山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当她把宣传资料时递给孩子们,孩子们立刻大声地读起来。当她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又齐刷刷把眼神转向她。“他们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能感觉到孩子们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就连老师们都拉着我的手,眼泪刷刷地流下来,平时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觉得党和政府真好。那种感谢真的是发自肺腑。”
对于更多的乡村,平桂管理区局则利用文化部门开展的电影下乡活动,找到活动主办方,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书,在电影放映前的几分钟放映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片。
6月4日,记者来到平桂管理区黄田镇路花村,看到一块硕大的“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示范村”牌子,蓝底白字,非常醒目,立在了村委会门口。
路花村党支部书记廖碧初告诉记者:“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科普宣传做得非常好,村民们都很赞赏,也很支持。饮食用药是人命关天的事,马虎不得。我们这里有好多农家乐,镇上食品药品监管所和村里的协管员常去检查,村民们跟他们学习了不少知识。”
路花村村委李永考对乡镇监管所的工作称赞有加:“现在,村民们都知道不能把打过农药的蔬菜卖出去,要等几天药效降低了,还要用山泉水清洗了再卖。我们这里山泉水多得很,水质好,舀上来就能喝,清洗蔬菜尽管放心。门口的示范村大牌牌,随时提醒我们要注意食品药品安全呢。”
就这样,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的氛围,从城市到乡下,包围了平桂管理区。也正因如此,原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去外省开办企业的邹维浩决定回到老家,参与到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中。
农庄投入的科普基地
位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道石村的绿怡生态农庄,占地约200亩。这里除了其他农庄常见的种植瓜果蔬菜、品味餐饮美食外,还有许多独特之处。这里是港澳地区蔬菜的供应基地之一,还是统战文化基地、人口文化基地、人口疏散基地,甚至还开办了农民歌剧院。而平桂管理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基地也设在了这里,而且是农庄主动提出来的。
邹维浩是农庄的主人,农庄的员工都是当地村民。他说:“致富不能忘记家乡人。”因为农庄是港澳地区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农庄准备借此优势开办学校食堂配送中心,并配备食品检测中心和冷库等,目前,配送中心和检测中心已经动工。“监管部门人手少,大企业也便于规范管理。”黄妍说道。
在邹维浩规划的200亩农庄里,“食味”浓郁、蔬果飘香,在这里讲解食品药品科普知识,自然是“入脑入心、水到渠成”。何况还有农民歌剧院,随时能把科普知识搬到舞台。而在黄妍看来,有企业主动投入资金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宣传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让企业承担起食品药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吗?”
“我们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愿意投入科普宣传基地建设,我们的理想是把这里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的食品药品科普宣传基地,让这里输出的食材让人更放心,我们有这个信心。”邹维浩踌躇满志地说道。(本报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李汉生 许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