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线东段实现“电通”

05.06.2016  15:04

  2015年12月11日,随着南宁地铁1号线东段各牵引降压变电所开始向接触网成功送电,地铁1号线东段实现“电通”,这是继东段“轨通”后,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工程节点。

  电通之后,东段各车站内机电设备,包括通信信号、动力照明、通风、电扶梯等陆续完成了受电调试阶段,地铁1号线东段也按计划进行了接触网热滑实验。

   多个子系统构筑地铁“动力网

  “地铁1号线东段的‘电通’,为全线设备单体及单系统调试及时提供可靠电源,也为后续列车热滑、联调联试奠定了基础。”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电通之后才能进行扶梯、自动售票机等调试。

  和人的身体构架一样,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就如同人体的骨架,而供电系统则是人体的血液神经系统。地铁1号线东段的供电系统主要由110千伏主变电站、变电所、环网电缆、接触网、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等子系统组成,其中主变电站就像人体的心脏一样为各个系统的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支持。通过这些系统的组合,就能为列车、车站机电设备、通信、信号及辅助系统设备提供可靠电源。

  为了确保“电通”节点按照预定时间节点完成,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精心筹划,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增加了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和相关机械设备,并针对铺轨、供电、通信、信号、机电设备安装等几十个专业挤在车站及隧道狭小的空间内交叉施工带来的干扰大问题,及时调整工序,保证了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三保险”护航供电系统

  近日,在埌东站现场看到,目前站内装修已经基本完成,色彩简洁朴实,站厅层宽敞明亮,检票闸机、自助购票机、PIS屏、导向标识、客服中心、广播及广告灯箱等设施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电通”之后,1号线东段各车站内机电设备,包括通信信号、动力照明、通风、电扶梯等完成了受电调试。

  南宁地铁1号线在供电系统保障方面,除了采用技术过硬的传统线路纵差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外,还引进了先进的数字电流保护装置,通过数字电流保护能在确保供电系统受到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通信回路故障、保护装置故障、断路器拒动等突发的供电问题,从而为地铁供电系统上了三道保险,确保了供电系统的用电安全。

  此外,南宁地铁1号线采用了“大分区”中压网络接线方案节约电缆投资,不仅提高了运营管理方便性、减少运营维护工作量及运营成本,还有利于供电系统可靠性。

   1号线东段首列车“热滑”成功

  “电通”也使地铁从火车东站到南湖站的整个东段都已具备了“热滑”条件。在此之前,地铁列车在线路上试跑并不“带电”,而是由工程车或牵引车在前面牵引列车试跑,也就是“冷滑”试验。

  2015年12月30日,1号线东段实现“热滑”。如果把地铁列车的动态调试比喻为关起门来演习的话,那么“热滑”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实战拉练。

  南宁轨道交通公司建设分公司机电设备部主管杨雨地介绍,所谓“热滑”,就是指使用市民将来要乘坐的地铁列车,在接触网受电的情况下,由列车的受电弓从接触网直接取电,自行完成启动、牵引、制动等运行状态,通过在隧道内实地全线试跑,对接触网设备、供电系统设备、轨道等进行全面检测的试验,并在“热滑”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

  当天的“热滑”试验在火车东站、佛子岭站、百花岭、埌东客运站之间进行一个来回的测试,行程大约10公里。10时许,承担首次“热滑”试验的列车一声长鸣,缓缓启动,从屯里车辆段发车。行驶数百米后,列车钻进地下隧道,开始首次“地下之旅”。

  杨雨地说,“热滑”试验主要按照低、中、高3种时速往返运行,其中低速为每小时10—15公里,中速为每小时30—35公里,高速为每小时40—60公里,列车通过3种时速的变换运行对各项设备的指标进行循环检测。

  一系列“热滑”测试表明,车辆、供电、接触网、轨道各系统匹配良好,车体运行平稳,监测数据表明各种设备运行正常,已具备开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