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青年的广西山歌情 从西方视角“看”山歌

04.07.2016  22:12
林子阳在广西乡村采风。

  “山连山来坡连坡,壮家儿女爱唱歌;宁可流断九条河,不可失传古老歌。”一曲嘹亮的山歌飘来,字正腔圆,婉转悠扬。如若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很难想象这歌竟出自一位外国人之口。

  在广西艺术学院,有一位来自美国的80后青年教师,中文名林子阳,近年来致力于广西民族音乐传承研究和实践,被称为比一些本土歌手还有“范儿”的“山歌王子”。

   “是广西山歌把我留了下来”

  林子阳本名Benjamin Linde,1984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2004年,他正在美国西北大学就读音乐教育本科,经朋友推荐,到广西参加夏令营活动。

 

  第一次来到“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林子阳就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住了,尤其是广西独具风格的壮族山歌文化,让他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2008年,林子阳随美国一支团队再次踏访广西,赴百色市靖西县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彼时,他已在美国伯特利大学攻读音乐人类学硕士学位。

  在靖西,林子阳接触到壮剧、山歌、木偶表演等壮族民间传统文化。回国后,他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靖西壮族民间音乐分析》,沉甸甸的220页,从一个西方音乐人的视角探寻广西山歌的调性、节奏和旋律走向,在美国尚属首例。

  “广西是有名的‘歌海’,这里的民族音乐一辈子也学不完。”2010年,林子阳辞掉工作来到广西,在学习两年汉语后,报读了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研究生。

  在导师徐寒梅的指导下,林子阳如痴如醉地学习。他走进壮村苗寨采风,在田间地头与老艺人促膝交谈,记歌词,录视频。他还奔走于各种民族节庆、祭 祀典礼活动,不遗余力汲取当地民族文化精髓。很快,这个起初不会汉语、听不懂壮话的美国人,成了“中国通”“广西迷”,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张口就来的壮族 山歌,让人几乎忘记了他的国籍。

  2013年6月毕业前,林子阳举办了一场个人“学习汇报音乐会”,淋漓尽致地展示中西合璧的民族民间音乐,受到各方关注。随后他计划回国发展,没多久却又决然返回,应聘为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教师,决定长期在此扎根。“我太爱这里了!是广西山歌把我留了下来。”

  挖掘民歌里的文化基因

  “壮族山歌浩如烟海,有古歌、叙事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每一种歌都是人们生活的写照。”林子阳说,音乐是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的广西民族音乐承载着广西的历史,鲜活地记录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林子阳非常尊重原生态的山歌文化。但对一些被人们忽视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看法。在学唱《酒歌》时,有一段歌词“阿表哥,倒酒喝/你喜欢,也要喝 /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他反复琢磨,较起真来:“过度的劝酒之风,不好。山歌传唱是有导向性的,我们要传递正能量。”

  林子阳的较真精神深得徐寒梅认可。“他在学习《壮乡三月风光美》时,通过一字一句比对,发现原唱词不准确,过去从没有人听出不妥。”徐寒梅说, 有些民族地区的学生,对本民族的歌曲来路摸不清楚,不理解的词义也不去追探究竟,囫囵吞枣、人云亦云,缺的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徐寒梅看来,林子阳来广西学习传授山歌,具有标志性意义。她说,民歌蕴藏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说家乡话、不唱乡土歌,当一批老艺人离去,民族文化基因就可能丢失。“林子阳用行动告诉我们,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林子阳的到来,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民族音乐传承人中产生了“鲶鱼效应”,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工作,掂量肩上担负的责任。青年教师李林感言,过去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壮族山歌的价值,如今看来,它确实有独特的魅力。

  大学生是最直接的受影响者。林子阳的课自由而活跃,学生的民歌编排和创作能力得以激发,纷纷从“被动学”到“主动做”。“以前觉得唱山歌很土很丢人,现在明白了它承载的厚重底蕴。”学生姚佩君说,感谢林子阳老师增强了我的自豪感、使命感。

  林子阳带来的热议已出校园。网络论坛上,广西各高校的青年学子在反思: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教我们唱山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主动承担起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责任?

  赋予山歌新的生命力

  教学之余,林子阳主要负责“欢乐”合唱团的排练工作。他改编、创作了大量山歌,比较满意的是《桃花开放等你来》:“二月李花鲜,三月桃花艳/花朵独自开,哥妹心不连/你专心造屋,妹和哥手牵/你勤快种田,哥和妹心连……”

  这个灵感源自一次山区采风。“我当时听到一位老者唱这首歌后很感动,但总觉得还缺点儿什么。”林子阳经过思考,在保留原有旋律基础上,融入一些西方音乐元素,改编成四部和声。这首歌在2015年央视青歌赛中获得广西赛区亚军,还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

  “时代在变化。要在年轻人中传唱山歌,得迎合他们的口味加以创新创作,赋予古老山歌新的生命力。”林子阳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隔着手机屏交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而唱山歌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值得弘扬传承下去。

  令林子阳欣慰的是,近年来,广西越来越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入选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其列为法定假日,连年举办大规模活动,壮族山歌在各民族中广为唱响。在不少地方,山歌已进入中小学课堂,一大批传承人正在默默努力着。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堪称广西民歌保护传承的“大本营”。6月22日,学校启动国家艺术基金《壮族民歌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作为项目组唯一的外籍成员,林子阳将深度参与保护壮族山歌的教学研究实践。

  “歌曲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林子阳表示,希望通过对广西山歌文化的探究,为将来投身世界民族音乐遗产保护,推进东西方艺术教育交流开辟多元途径。(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