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车APP难改停车问题 硬件才是关键

23.10.2015  19:30

   网易汽车10月23日报道 在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用车”过后,高频次的智能停车O2O推向了风口,“互联网+停车”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停车”行业的公司数量从数十家上升到近百家,群雄逐鹿的氛围让整个停车市场迅速升温。

   停车市场空间广阔

  无论从用户接触频率还是支付频率来说,停车是最高频的汽车消费,频次远远高于打车。最为刚性需求,尤其在一二线大城市,停车难一直是城市消费的痛点。目前我过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停车作为高频率刚需市场空间约为5000亿元。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停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此风口,智能停车APP正在迅速崛起。

  “互联网+停车”已经成为后市场的一个切入口,收到了资本的青睐。6月8日ETCP停车宣布完成A轮5000万美金的融资,市值突破5亿美金,9月份停简单获得2000万美金A轮投资,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注意到停车市场的前景。

   停车并不是一个APP 就能解决

  据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5亿辆,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仅为1:0.8,距离发达国家1:1.3的合理车位配置比例相差甚远,我过车位缺口已经高达5000万。停车一直是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因停车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频频出现。停车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停车问题,已经上升到关系民生的社会性问题。随着“互联网+”的火热,停车市场成为众多互联网企业切入汽车后市场的入口,但停车难仅仅靠一个APP无法解决。

   智能停车APP需依靠智能停车场

  停车场与其他交通行业不同,由于投资方的不同,造成管理方也不同,这就导致隔了一条街的停车场可能就是另外一家物业公司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对于用户而言,体验不好。

  其次,虽然停车场的建设也是逐步在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大量停车场的建设程度仅仅停留在有一个门禁系统,而稍微高级些的,则是增加了一个显示器:此停车场有XXX个停车位。这些系统虽然告诉周边人员有停车位,但是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具体停车位在什么地方?有导向牌吗?可以预定停车位吗?

  智能停车场不是普通的一个停车场,当然,停车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其次是对车辆的检测:车牌识别、车辆行走路线引导、车辆停车位置识别、用户寻车引导,这是智能停车场的基本要求。

  车牌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道闸机的门口,有摄像头可以自动进行识别车牌号码、车型、车辆颜色等。在停车场内没有哪一个司机愿意在停车场寻找停车位,这时就需要停车场通过各种渠道:电子牌、导航系统等通知驾驶员停车位置,并诱导其停在相关位置。对于恶意停留其他位置的车辆给予相关的通知,车辆行走路线引导是智能停车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只能停车场,对于在内停留车辆的时间,是否有人对车辆进行盗窃或破坏等,需要可以通过智能识别或一些智能探头进行识别,在用户需要车辆的时候,通过终端直接告知车主,方便车主需找车辆,并第一时间了解车辆状况等信息。

  如果APP只是单一的通知车主那里有停车位,相信没有哪一个车主愿意使用,但如果APP可以像订电影票一样订位置,在车辆离开后, 停车场自动把数据通知到线上,那么用户的黏着度会相应的提高,而要实现这些功能,都需要智能停车场的相关配置建设,只有线下建设完好,线上运营才能成功。

【 编辑:黄玲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