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文明祭扫更普遍 鲜花销量首次超过鞭炮(图)

05.04.2015  23:35

  鲜花祭亲人,选择用一种更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记者高磊盈 摄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庄盈)昨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年逾五旬的张女士便带着家人来到位于临桂的桂林凤凰山陵园祭奠已逝的父亲。没有纸钱,没有香火,唯有两束静雅的菊花摆在墓前,述说对至亲的思念。

记者发现,清明期间越来越多像张女士这样的市民,选择文明低碳的方式祭拜亲人,也让桂林的这个清明节更加“清明”。

昨日一早,记者在凤凰山陵园看到,到处是小桥流水、繁花绿树的美景,甚至产生了来到一座公园的错觉。虽然当天来祭奠的人不少,但是整座墓园,基本听不到鞭炮的喧嚣。前来祭扫的市民,基本每人手上都捧着一束鲜花。

记者在公墓园里看到,许多墓碑前都有鲜花。有的是整束花放在墓碑前,有的是将花朵摘下,拼成一个形状,有的则将花瓣撒满墓碑,让鲜花陪伴已故亲人长眠。一位姓李的阿姨刚祭扫结束,收拾好地上的垃圾准备回家。她说,父亲生前很喜欢大自然,这里环境很好,他们来扫墓也不忍心破坏这么好的环境,家人约好了都带着鲜花来祭扫。回去的时候,除了鲜花,他们都会把垃圾打包带走。

陵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倡导文明祭扫,他们在与用户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已经事先约定提倡文明祭扫。“我们对前来办理墓地业务的人都事先说明,这里是绿色墓园,要燃烧鞭炮纸钱,只能在指定的设施内,不能把鞭炮带上墓区。”经过几年的培育,文明祭扫之风逐渐在陵园里被大家广为接受。

记者又来到尧帝园公墓。与往年相比,鞭炮声少了,几乎每个扫墓的家庭都会携带一两束鲜花。所有临时祭祀用品摊点前,鲜花都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从公交车下来的市民不少都手捧鲜花或绢花。

尧帝园公墓一位姓阳的祭扫用品店主告诉记者,今年他进了大概1万支鲜花,这几天祭扫高峰,每天可以卖出差不多1000束鲜花。“我在这里做生意有10多年了,清明节鲜花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今年,我店里鲜花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鞭炮。”在公墓里摆了13年摊子的阳老板表示,今后将开辟网上订花业务:“客户想要什么花,多少支,只要在网上预订好,到了清明节扫墓时直接来取就可以了。”

另据记者了解,网络祭扫的用户也越来越多。据公墓管理所副所长李林介绍,这个清明节期间已经有10多人来办理网络祭扫。“网络祭扫是对实地祭扫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很适合身在外地的桂林人。我们今后也将大力推广网络祭扫,不光是清明节,平时市民也可以来公墓管理所免费办理网络祭扫业务。”李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