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手势选出容易出手难

15.04.2015  14:03

  4月12日,“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市民不仅可以了解戒烟知识和戒烟案例,还可以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同时,北京市控烟协会发布了待选的三个控烟劝阻手势,市民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今后在北京市通用的“控烟手势”。(4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公布的待选“控烟手势”有三个:一是以手捂住口鼻,向吸烟者表示“我介意”的意思表达;二是伸出一只手,掌心向前,左右摆动,表示“不可以”的意思;三是一只手掌张开,另一只手食指、中指并拢,抵住前一只手掌心,传递“请停止”意愿。

  “不可以”“请停止”“我介意”,三选一;对此,只要我们打个电话,点点鼠标,选出禁烟手势,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禁烟手势选出容易出手难。

  众所周知,禁烟,在我国,并非今天才有的,而多年来,无论是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还是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的标语随处可见,但为何一直收效甚微?纸上谈兵也。

  去年11月28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的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规定公共场所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而这种“立严规”,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这样的严规能不能落地生根而开花结果,关键还要看是不是“该出手时则出手”。

  这里,起码应切实解决“不出手”三个难题:一者,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能光贴标语“禁止吸烟”就万事大吉,还应该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劝阻”,对此,起码应该亮出“领导责任者”的尊姓大名,以求“有压力”;二者,卫生监督等部门应该执法到位,如果“猫不捉鼠”,应该行“问责制”;三者,市民举报应该有奖,其奖金与“举报成本+举报风险收入”应大致相当。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劝阻吸烟手势”能否得以“劝阻”,“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能否“执法必严”,我们拭目以待。(张传发)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