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之旅:随着“心动”去旅行

05.01.2016  16:14

  少林寺塔林

  黄梅一景

  自菩提达摩东来始传禅宗,已近1500年,这期间,多少古刹淹没在历史的烟雨中,又有多少名寺历久而弥新。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已成为“低头族”的我们怎样让自己活得平和淡然、从容闲雅?怎样才能减少物欲的困扰,增加内心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踏上那通往“何处惹尘埃”的旅途,去感受禅宗在殿堂庙宇间留下的个中滋味吧。

  禅宗,是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禅宗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少林寺

  初祖达摩 传法慧可

  “天下第一名刹”河南登封少林寺有一块匾额上书:“天下第一祖庭”,乃乾隆御笔亲题。这“第一祖”便是禅宗初祖达摩。

  这位来自南天竺的三太子,原名菩提多罗,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从般若多罗大师,终于成禅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相传,初祖达摩辗转来到少室山,于一洞中面壁九年。由于年深日久,身影投于洞内石上,竟留下了一个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后来,僧众唯恐影石有失,将其凿下存入少林寺。

  如今,从少林寺向西北,行约两公里,到达五乳峰,在离绝顶数十米的地方,寻到一处深约5米、宽约3米的天然石洞,这便是“达摩洞”。

  向洞中窥探,达摩、慧可石雕像端然静坐。从五乳峰拾级而下,到阜丘上,见的一座大殿,两间小亭和一所重修的千佛阁,这便是初祖庵。它始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题字。大殿深广各三间,是河南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这所小寺院是为纪念达摩而修建的,大殿门口的砖雕对联刻着“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简扼地道出了达摩的身世和来历。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心念慧可立雪断臂求法的故事,不禁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