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称若不满足四条件 英国将脱离欧盟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就英国留在欧盟的条件发表演讲,提出了改革欧盟的4个目标,涉及欧盟经济治理、竞争力、主权、移民等多个领域,称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将不排除允许英国通过公投脱离欧盟。
观察人士指出,未来,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讨价还价”在所难免。目前,预测英国脱欧概率为时尚早。
留在欧盟 开四条件
卡梅伦10日在英国知名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演讲,首度全面公开阐述英国留在欧盟的条件和目标。卡梅伦表示,在欧盟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他将“全心全意”推动英国留在“改革后的欧盟”。
这四个目标包括:确保欧洲共同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经济的束缚;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国议会的权力;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减少对欧盟人口自由流动原则的滥用。
卡梅伦说,对于英国民众来说,这四个目标可谓是核心诉求。英国过去两个月的民调显示,支持留在欧盟和退出欧盟的民众比例都在40%上下。
卡梅伦认为,与欧盟就上述条件重启谈判并非“不可实现的任务”,相信英欧双方有耐心和善意来达成一项新的协议。他警告,假如欧盟对英国上述诉求“充耳不闻”,他不排除英国通过举行公投脱离欧盟的可能性。
英欧关系 早已不和
卡梅伦在演讲中强调,英国计划举行的脱欧公投的结果将是决定性的,不会就这一问题举行另一场公投或开展另一场谈判。他此前承诺,他所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将在2017年年底之前,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举行一场全民公投。
欧盟对此迅速做出反应,称卡梅伦表态“很有问题”,其部分要求涉嫌歧视欧盟其他成员国公民,触及欧盟的基本自由原则。为此,英欧双方再度爆发口角,英欧裂痕呈逐步明朗化之势。
英欧关系不和,早已不是新鲜事。2013年年初,卡梅伦首次承诺,其所在的保守党一旦赢得大选,将在2017年年底之前就英国是否脱欧举行全民公投。此后,英国脱欧议题前后延宕近3年之久,成为英欧矛盾的焦点。针对英国脱欧前景,英欧以往主要在宏观层面协调立场,相互试探和劝服,但从未全面亮出底线。卡梅伦的此番“要价”,标志着双方正式进入锱铢必较的讨价还价阶段,英欧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欧盟反应 比较谨慎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10日上午通过“推特”表示,收到了卡梅伦关于改革欧盟的信函。他未对英国提出的改革目标作出任何评价,但表示就此问题的协商工作正式启动。
可以预计,图斯克将组织多场双边会谈,对英国提出的改革目标展开协商。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马加里蒂斯·斯基纳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卡梅伦的欧盟改革目标有些或许可行,有些难以达到,但取消欧洲移民前四年社会福利这一要求绝对行不通。
斯基纳斯说:“英国提出的一些改革目标难度很大,因为它们触及了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核心自由。最后一项关于欧盟移民福利的改革要求是对欧盟其他成员国公民赤裸裸的歧视。”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欧盟实力最为雄厚的成员国之一,英国的退出将会大大减弱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英国脱欧举动也许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成员国效仿,从而使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严重倒退。因此,对于卡梅伦的表态,欧盟机构领导人的立场比较谨慎。
英欧关系 错综复杂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的疑欧倾向由来已久,其背后有政治、经济、移民、历史、地理、文化等多重原因。在政治上,英国不愿向欧盟“让渡”主权和立法权;在经贸上,英国不愿被欧盟法令所束缚;在移民问题上,英国主张限制移民的福利;而在历史上,作为岛国,英国长期奉行“光辉独立”,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
近年来,欧洲政治一体化色彩越来越浓,有发展为“超级国家”的趋势。英国加入欧盟主要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让英国感到无法接受。
可以说,对欧立场是检阅英国社会各阶层心态的“万花筒”。英国社会目前分化为疑欧派、亲欧派、改良派等不同阵营,折射了英国各界对欧洲的复杂情绪和多元立场。
近年来,英国独立党等一些反欧盟右翼政党不断壮大,支持率看涨,迫使英国主流政党调整对欧政策以吸引基层选民。独立党代表了英国大量中下层选民的利益,据英国学者研究,这批选民总体上以教育背景欠佳的中老年白人男性为主,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过程中,他们感受到的是威胁,而非机遇。
英国民众 支持公投
对英国民众来说,英国脱欧议程不是超然的外交事务,而是始终与其国内政治捆绑在一起。近年来,英国独立党等一些反欧盟右翼政党的不断壮大,迫使英国主流政党调整对欧政策以吸引基层选民。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原本是坚定的亲欧派,反对卡梅伦所提出的公投,但今年该党在大选中失利,于是痛定思痛决定“听从民意”,转而支持举行上述公投。
卡梅伦所领导的保守党内部也非铁板一块。该党目前由希望推动欧盟进行改革的“改良派”主导,但党内人士对欧态度分歧明显。9日,卡梅伦在英国工商业联合会年度会议上就欧洲问题发表演讲,遭到两名持疑欧立场的大学生搅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两名学生都是年轻的保守党成员。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英国在是否融入欧洲的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定,时进时退。曾几何时,英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即描绘了构建“欧罗巴合众国”的愿景;如今,他领导过的国家和政党,正走向与欧洲决裂的边缘。
分析利弊 去留难定
奉行务实主义的英国,无论选择贴近还是远离欧洲,都是基于其现实利益的考量。一方面,脱欧固然可以帮英国省去每年接近一百亿英镑的欧盟预算“摊派”费;但另一方面,英国有近一半的贸易进出口依赖欧盟,有一百多万英国人生活在欧盟其他成员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与欧盟息息相关。因此,脱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不容小觑。
当前,欧盟高层官员和主要成员国普遍希望英国留下,但也不会一味迁就英国对欧盟制度“挑肥拣瘦”。英国提出的限制新移民福利等要求尚可讨论,但在人口自由流动等核心原则上,布鲁塞尔可能不会做出大的让步。
近年来,欧洲命途多舛,主权债务危机叠加难民危机,而乌克兰危机仍未结束。卡梅伦跟欧盟提要求、谈条件,给内忧外患的欧盟出了一道新的难题。最终,英欧能不能继续“在一起”,考验的不只是彼此的诚意,还有双方的战略远见。
综合新华社报道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