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村情创特色 产业扶贫促发展

08.10.2016  13:34
  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民生福祉升级,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全国同步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推进民生福祉升级的重要基础。

  为全面打赢“十三五”脱贫摘帽攻坚战,今年南宁市动员全市各界力量,进行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精准会战;电商扶贫,精准帮扶;第一书记一线扶贫,精兵引路;移民搬迁,另辟新径;就业培训指导,精下功夫……

  日前,深入我市脱贫攻坚战一线,了解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各种脱贫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并推出一线报道。

  南宁的秋日高温不退,在马山县白山镇外托屯精准扶贫产业园的生产大棚里,一只只翠绿的西瓜正顺藤往上爬。洪光直接掰下一只西瓜用刀切开,皮薄瓤红,咬一口清甜汁多,十分解渴。

  西瓜解暑,玩水更是必不可少的假期活动。国庆长假,位于青秀区伶俐镇横龙景区的沱江漂流迎来众多游客,农户们将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挑到景区,好生意让他们喜笑颜开。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南宁市各县区结合本辖区固有资源和产业发展特点紧抓产业扶贫,以贫困村为主战场,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切实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各具特色的产业扶贫正成为支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贫困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

   吃透村情多管齐下

  清晨6时,马山县白山镇立星村第一书记洪光和村干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第一项工作就是到村里的生产大棚检查新种的西瓜苗,确保每一根瓜蔓都固定在吊绳上,让其顺利地往上生长。

  照护完西瓜,还有几只养在村委办公楼里的小家伙等着填肚子。“它们叫豚狸,营养价值很高,我先养几只试试,攒足了经验再推广给贫困户。”洪光一边往笼子里放上新鲜的嫩草,一边查看豚狸的长势。

  窗外,一块计划用于养殖豚狸的空地已经平整好了,深加工豚狸的企业也已联系妥当,下一步便是成立合作社形成养殖规模,并动员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实现增收。

  在洪光看来,脱贫工作必须吃透村情,着眼集体,才能形成符合本村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作为马山县生态农业综合示范村建设试点村,立星村72分以下贫困户共有124户538人,占全村人口的16.9%。

  如今,通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立星村各项脱贫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效果初显。

  以精准扶贫产业园为载体,贫困户参与大棚的生产和管理并获得分红收益;建立沃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贫困户可获得转包经营权和务工双重收入;建立村级金融授信工作室,协助贫困户申请办理贷款;规范扶贫资金项目入村到户的管理流程,保证项目落实见成效。

  今后五年内,立星村还将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种桑养蚕、食用菌栽培、山羊和豚狸养殖4个专业合作社,以及一个电商平台来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其中,每年通过种桑养蚕一项就可为入社农户每户增加收入3000余元。

   耕地整治化零为整

  当立星村的“三养二种一平台”产业发展框架逐渐成型时,位于马山县乔利乡乔利社区的马山盛世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下简称“盛世合作社”)已颇具规模,1600亩的土地上,火龙果、葛根、沃柑、金银花、葡萄等近10种经济作物正沐浴着阳光健康生长。

  58岁的贫困户王帮珍是这些农作物的“看护者”之一,她每天会来这里工作8小时,一天可以拿到70元工资。“贫困户可以优先在种养基地务工,目前固定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有45人,每年可增收达6000元。”乔利社区第一书记刘鹏说。

  乔利乡人蒙有胜是盛世合作社理事长,2014年初,在外打拼多年的蒙有胜怀着雄心壮志回乡发展,并打算以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乔利社区乔利街三队为起点,然而乔利街三队的地块小且分散,102亩地被分成185块地,无法形成种植规模。

  胆大心细的蒙有胜决定“小块并大块”,最终在村干们的配合与引导下,农民打破田埂,将102亩土地拼成八大块平整地,由盛世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并按照每亩700元、每年递增50元的租金方式支付给农民,农民还能以承包地入股,按股分红。

  “乔利街三队模式”的成功很快带动了周边村屯的土地整合,加快了全县土地流转步伐。短短两年时间,盛世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还开发了果园采摘、农家乐和休闲观光等体验项目,合作社也更加坚定了发展目标——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奔小康。

   因地制宜善用资源

  产业扶贫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项目。青秀区伶俐镇可以说是南宁市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乡镇,川流不息的邕江将两岸的群众南北分隔,尤其北部受到山区、交通等因素制约,农民发展路子少,增收缓慢。如何才能把北部的劣势变优势?

  伶俐镇的那樟村和望齐村均属于山区地带,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800亩的8万多棵油茶树已在那樟村扎根,丰产期预计每亩年收益可达500万元,将带动该村30人脱贫致富。而在望齐村的山林间,澳洲寒羊养殖场初具规模,预计可给贫困户带来每年4000元的收入。

  除了念好“山字经”,伶俐镇还做足“水资源”。国庆假期,位于北部的重点旅游项目横龙景区沱江漂流吸引了不少自驾游客,虽然景区距离市区较远,但车窗外的山间美景,还有乘船摆渡的新鲜感都为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当游客们兴奋地体验漂流时,来自周边村屯的村民们也已适应了他们的新工作。救生员陆怡斌紧盯着顺流而下的橡皮艇,确保游客安全;保洁员林守群停留在美景如画的小道上,细心地打扫着落叶;服务员李英艳端上特色拼盘簸箕菜,引得吃客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通过“旅游+产业+扶贫”模式,横龙景区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问题,还与周边的多家贫困户达成农产品供货协议,并带动发展农家乐增收致富。曾常年在外打工的林守群开心地说:“现在我可以就近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自己养的土鸡也不愁销路。

  随着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或许有一天,家乡不再是远方无奈的牵挂,而是满满的期盼,年轻人归乡的脚步终将越来越近。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