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综合报道: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10.03.2016  11:17

  ●两会综合报道

  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坚持过紧日子”“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连日来,代表委员在审议审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时,围绕“钱怎么花”这一话题进行了审议和讨论,谈切身感受,抒真知灼见。

  保民生、补短板:财政资金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

  “今年预算报告通篇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与政府工作报告紧密衔接,其中,在保障民生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这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说。

  胡强代表说出了很多两会代表委员的心里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每一笔钱花在明处、用在实处;预算报告提出,要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代表委员研读报告,了解到财政资金之水将更多流向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生态、扶贫等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上时,普遍“点赞”。

  “在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对民生的投入安排一点没有减少,一方面体现了关注百姓,解民生之忧,排民生之难的情怀和魄力。另一方面,从现实来讲,不少民生领域也确实需要加大投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咏红举例指出,江苏省决定在2014年各级政府财政投入555亿元的基础上,确保对卫生计生投入到2017年达到1000亿左右,这就要求每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儋州市政协主席邓泽永结合自己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说:“现在城乡差距依然很大,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该加大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归还农村欠账的时候了。”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

  助创新、育动力:财政资金要在创新驱动上聚力

  调整优化收支结构一直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资金投入一方面要保民生、补短板,另一方面还要向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培育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细心的代表委员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中,对资金支持创新都有涉及。

  “科技投入不足一直是我国创新领域的短板,今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提出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创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在中央本级支出中,科技支出要增长9.1%。相信这种向创新倾斜的预算安排,一定能够为‘创新型国家’的实现提供强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

  对于国家财政资金对创新的支撑作用,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感触颇深。3年前,科技部批准在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设立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由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三级投入专项支持,并撬动了企业更多的投资。“在这类项目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陈志列说。

  控开支、讲纪律: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预算报告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压缩会议费等一般性指出。这样的提法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

  “我注意到预算报告提到,去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2014年下降11.7%,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就该让有限的资金进入到该去的地方。”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认为,在“十三五”期间,更要继续严守纪律、严控开支,让社会资本真正流向实体经济、流向创新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政府的钱要用在刀刃上,一方面在“短板”领域要确保投入不能少,甚至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必须节约开支、避免浪费。代表委员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必须做好“节流”工作,预算报告提出严控三公经费等,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

  代表委员认为,预算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过紧日子、厉行节约,这一方面可以节约财政资金,把钱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造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实现现代政府的转型。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执笔记者王宇,参与采写记者韩洁 安蓓 李延霞 刘奕湛 何欣荣 郭强 商意盈 赵叶萍 高亢 李鲲)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