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责任,交出精彩答卷——钦州市精准扶贫全记录

17.02.2016  17:05

历史责任,交出精彩答卷

——钦州市精准扶贫全记录

  五年,投入专项资金13487.08万元,修建了村屯道路1178条1231.674公里,解决107.8万贫困村农民的行路难问题。

  五年,投入智力帮扶专项资金1950万元,共资助学生和培训贫困农民30227人,从“输血型”扶贫转向“造血型”扶贫。

  五年,投入产业专项资金3309万元,初步在贫困村形成蔬菜、中草药、水果、肉牛、蚕桑、茶、家禽等特色产业。

  五年,贫困人口减少204853人,减贫率达到56.57%,年平均减贫率11.31%。贫困发生率从10.5%减少到6%以下。

  ……“十二五”期间,钦州市贫困人口地域分布点多、面广、分散,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存在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问题,还存在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现象。

  在破解精准扶贫难题上,钦州市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道路通到了家门口

  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米家村是钦州市“十二五”119个贫困村中的一个,共有13个自然村,18个生产小组。记者开车从村委前往大垌镇米家村委那帝村的路上,水泥路面不见泥泞。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在山间盘桓,车辆来回穿梭,两排绿化树从村头一直延伸到村尾。

  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那帝村村民农秀辉对于家门口的变化,了如指掌。“门口的水泥路,原本是一条泥泞小路走得了人行不了车,93年推成了砂石路,道路宽了,但也常是泥泞不堪,出入不便,前几年,村里把道路修了,这条泥泞道路就变成水泥路通向了城市。”农秀辉说,现在路修好了,进进出出也方便了。“以前,米家村就像一座‘孤岛’,几乎没通水泥道路,一下雨道路就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不仅车难通,人也难行,更重要的是村里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对于自身的家底,钦北区大垌镇米家村村支书李国研十分清楚,一条路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十二五”期间,作为市里的贫困村,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米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如今,米家村每条村都通了水泥路,20.3公里的道路将13个自然村都紧紧相连,村中还修建了两个灯光舞台,两个文化广场,2013年还在500亩甘蔗产业园周边,修建了4.8公里砂石路。“有了道路,现在,村里的甘蔗、养猪等产业都发展起来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李国研感叹。“十二五”期间,全市贫困村生产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11-2015年,全市投入专项资金13487.08万元,整合行业资金33101万元,修建村屯道路1178条1231.674公里,实现了所有贫困村和50%以上自然屯通硬化路,解决107.8万贫困村农民的行路难问题,修建小型饮水工程28处,让70万贫困村农民饮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读书难题有了新答案

  扶贫先扶智。

  走进米家村委那蓬村村民黄桂娟的家中,最起眼的不是唯一的床,而是糊满墙的奖状,黄桂娟相当自豪,“多亏了扶贫政策的补助,让我再苦也能让孩子读书。”

  前几年,黄桂娟家的三个小孩都在读书,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十二五”期间,作为贫困户,黄桂娟一家也获得了教育补助。在市农校读书的儿子,每个学期都会获得750块钱的伙食补助。“对我的帮助很大,这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的开支,就算家里再没钱,孩子也能在学校里有饭吃。”黄桂娟说,如今,在农校的孩子中专毕业之后准备再上大专,已经在南宁报了名,主攻动物医学专业。

  无独有偶,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马鞍岭村王茅坪村民邓勤萍一家也享受到了教育扶持带来的好处。她的3个子女相继考入职校和中专,但是昂贵的学费却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老大有萌生退学,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弟妹的想法,最终在教育扶持政策的帮助下,三姐妹先后获得国家励志级助学金,并安心在学校读书。“十二五”期间,全市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从“输血型”扶贫转向“造血型”扶贫。五年来投入智力帮扶专项资金1950万元,共资助学生和培训贫困农民30227人。其中资助读一本、二本大学贫困户学生659人,补贴资金329.5万元,资助中职、高职贫困学生4626人,补助资金679.9万元,还投入494.2万元进行产业开发培训、技术骨干培训、专家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短期技能培训,共培训贫困农民25577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增加贫困农民的劳务性收入。

  群众脱贫有了新出路

  产业扶贫成为贫困农民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

  刘忠林是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马鞍岭村第一桥村人,是村里的经济能人,原来一直种植的都是传统甘蔗为主,且每到榨季都要请大量工人,不但产量低而且在人工费用逐渐走高的情况下,利润越来越少。

  后来,钦州市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双高”基地的土地平整、深松深耕作业、大型农机具购置补助,优质蔗种等方面进行补助。在产业扶贫的机遇下,刘忠林在马鞍岭村流转了10户,近400多亩土地,发展“双高”糖料蔗种植,引进“高糖,高产”蔗种,并大规模推广种植,统一用机械种植,机械收割,利润逐年攀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现在,都是机械运作,不仅效率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扶贫政策真是好呀。”刘忠林说。“十二五”,钦州市把马鞍岭村纳入贫困村,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也开始了产业的优化布局,组织群众学习特色产业种植技术,举办了辣椒、油茶、凤梨、柠檬和水稻等特色种植培训班,逐步形成了以田里辣椒,坡上甘蔗的特色种植产业,并通过免费发放优质辣椒种子的方法,逐步引导群众形成优质辣椒产业带。如今,按亩产4000斤辣椒计算,仅通过冬种辣椒这一项能让每户每年增加8000-10000元收入。

  如今,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马鞍岭村已经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同样,拥有1120户村民的米家村,群众也走上了致富路。“十二五”前,该村只种稻谷、香蕉和桉树等,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的扶持,如今品种多了,有淮山、红山茶、豆角等,还有一个种养合作社以及养猪协会,目前,村里养猪的有五十多户,养猪大户就有13户。“十二五”期间,全市产业扶贫为群众脱贫打开了新的出路。全市有29家扶贫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参与“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参与扶贫,“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产业专项资金3309万元,贫困小户贷款贴息补助720万元,给扶贫龙头企业贷款贴息1441.52万元,初步在贫困村形成蔬菜、中草药、水果、肉牛、蚕桑、茶、家禽等特色产业。(龚雪丽 宋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