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演绎壮族文化 《冯子材》诠释民族精神 广西两剧将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16.08.2016  10:35

本报讯(莫俊 实习生谭雪梅)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8月16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行。8月12日,记者从在南宁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广西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经推荐评选,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和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两部剧目入选。这是广西的一件喜事,将展示我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丰硕成果和展现我区浓厚的壮民族的生命画卷,对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和促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花山》取材于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通过《太阳之下》《月亮之上》《繁星之间》《山水之中》四大篇章,把广西左江沿江两百多里的美丽画卷复活到舞台上,展示广西壮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民族生生不息的时代风貌。《花山》曾作为广西唯一的代表作品获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分别在南宁、上海、南京、杭州等全国多个省市开展巡回演出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据介绍,为了做好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准备工作,根据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遴选专家2015年12月提出的修改意见,自治区文化厅具体指导广西演艺集团制定《花山》剧目修改方案。修改后的《花山》从内涵上更加体现出生命意味和历史厚重感,在舞蹈技巧上,更巧妙地融合丰富的舞蹈形式、语汇,从而使舞台呈现更具冲击力,人物形象更丰满。

冯子材》生动再现了爱国名将冯子材在镇守祖国南疆大门镇南关时,率领军民誓死保卫祖国河山,抗击法国侵略者的壮举,讴歌了广西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浴血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激励后人不忘历史、振兴中华有着重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据介绍,为了做好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准备工作,自治区文化厅指导广西戏剧院对《冯子材》进行了剧本、唱腔、舞蹈、舞美等方面的修改。一是组织《冯子材》剧目的创作团队、演员团队于2016年6月6日—8日赴凭祥、钦州采风,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二是进行剧本、唱腔、舞蹈、舞美等方面的修改,使剧情更紧凑,人物形象更丰满,舞蹈气势更强烈,视觉效果更突出。三是6月19日—20日,赴冯子材的故乡钦州进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验收演出和录像工作,7月29日再次赴防城港演出。四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剧组于8月10日—18日赴上海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完成该剧的录音工作,为了更突出民族特色,特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骨胡传承人黄一格参加录音工作。此外,还根据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遴选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冯子材》更加突出壮剧艺术特色,民族、地域特色更加鲜明浓郁,在冯子材、青凤的唱段上加强了音乐的高度和唱腔的力度,更好地表达了人物内心情感,从而使冯子材、青凤、九命猫等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从舞蹈设计方面,力度和节奏感更强,更能体现壮家勇士誓死为国、坚韧不拔的豪迈气概。

据了解,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以及香港、澳门等35个代表团将带着43台剧(节)目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共演出89场。其中剧场演出86场,开幕式晚会演出2场、闭幕式暨颁奖晚会演出1场。《花山》定于8月20日—2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冯子材》定于9月9日—10日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