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狠抓工业转型 实现提质增效

14.11.2014  17:34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 通讯员 韦永胜 廖术烈)今年以来,南宁经开区全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调结构,保增长,强化工业运行保障措施,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工业经济呈现出经营领域逐步拓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优势产业更加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经开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11.5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74%。

  抓规模 保增长

  经开区对现有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对新进入规模口统计的工业企业,有针对性的做好跟踪服务,充分挖掘增长潜质,确保工业稳定增长。做好1-10月产值负增长企业的服务工作,了解企业减产原因,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转负为增。继续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等培育工程,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小微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鼓励企业挖潜改造,增资扩产,提升规模,扶持阳工电线电缆、明阳生化、娃哈哈、康师傅等一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加快培育一批产值超5亿元、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骨干企业,聚集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新增一批税收超1000万以上的工业贡献企业,其中1-10月新增5亿元以上产值强优工业企业1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9家,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9家。同时,强化监测分析,把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对现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益、用工、融资等情况做好分析,对指标异常波动的企业,及时了解情况,给予指导,促进现有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增长。对主要行业和工业增加值率高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测,及时把握辖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掌握有可能达到5亿元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率较高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持之以恒地做大工业规模总量,保持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抓技改 提质效

  经开区坚持把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本级财政和上级资金支持,奖励企业400万元鼓励技改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今年1-10月,经开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2.4亿元,同比增长59.94%;累计申请专利128项,其中发明99项、实用新型25项、外观设计4项。此外,南宁千年工艺有限公司、广西诺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安捷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企业申报并获得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有10多家企业20多个项目申报2015年科技创新项目。1-10月共组织30多家企业申报南宁市技术创新、两化融合、技术改造及清洁能源奖励资金,有6家企业获得自治区及南宁市的各项扶持金共1360万元。

  建立技术改造长效机制,使持续的技术改造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以技术研发中心为平台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工业企业自主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发展速度与污染治理的关系和发展速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使工业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五象水泥公司、高岭造纸厂等4家企业于7月31日前列入淘汰落后产能设备设施进行了拆除,并通过了南宁市淘汰落后产能验收组的验收,高岭造纸厂等企业已全面关停。加大推进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的力度,保证列入关停的企业能尽快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现已有10多家企业使用管道天燃气,23家企业已与中燃公司达成使用意向。

  抓项目 强后劲

  经开区通过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建立管委会领导“一小时”到场服务企业制度、为园区企业搭建筹融资平台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体系,促进投资增长、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经开区共吸引重大产业项目9个,其中生物制药产业有修正集团、海王集团、老百姓、三合兴等4个项目;机电制造宇通客车、高照配电等2个项目;电子信息有粤创科技、桂鸿结算等2个项目;2.5产业有绿地集团空港新城项目。

  经开区以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为目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确保前期项目早日开工、开工项目加快建设、续建项目提前竣工投产。辖区今年新开工工业项目176个,计划总投资101.09亿元,今年完成投资56.29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个,完成投资10.66亿元;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列入区市统筹推进项目41个,包括新开工、续建、竣工投产和预备四类共41项,总投资173亿多元,年度计划投资52亿元,已完成投资34.42亿元。经开区1-10月共完成工业投资总额87.68亿元,同比增长50.77%。

  抓产业 促增长

  经开区注重加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原有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财政扶持、盘活存量等方式,培育园区现有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扩大规模,主要把生物制药、机电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壮大,充分利用总部基地招商,引进一批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高附加值行业比重不断上升,目前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这四个行业1-9月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55亿元,同比增长16.69%,占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78%。

  除此之外,经开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培育新兴产业的突破口,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全力将定位布局在经开区的南宁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广西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争取自治区湾办、南宁市财政各出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南宁生物制药引导基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总额为10亿元的南宁产业资金,专门投向经开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经开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生物医药产业的建成投产,预计将给经开区带来总投资80亿元、工业总产值400亿元、税收35亿元的增长规模。另外,经开区围绕吴圩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全力发展临空经济产业,重点引进与空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重大项目,大力引进绿地集团旗下的关联产业,确保将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高品位、高档次、有特色的新区,成为产业聚集、功能多元、生态宜居、辐射强劲的高品质空港新城。

编辑:梁丽玲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