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狠抓工业转型实现提质增效

21.11.2014  13:07

  今年以来,经开区全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调结构,保增长,强化工业运行保障措施,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工业经济呈现出经营领域逐步拓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优势产业更加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经开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11.5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74%。

   抓规模

  产值超亿元企业79家

  经开区对现有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对新进入规模口统计的工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好跟踪服务,充分挖掘增长潜质,确保工业稳定增长。做好今年以来产值负增长企业的服务,了解企业减产原因,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转负为增。继续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等培育工程,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小微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鼓励企业挖潜改造,增资扩产,提升规模,扶持阳工电线电缆、明阳生化、娃哈哈、康师傅等一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产值超5亿元、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骨干企业,聚集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新增一批税收超1000万以上的工业贡献企业,其中1—10月新增5亿元以上产值强优工业企业1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9家,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9家。

   抓技改

  完成技改投资逾80亿元

  经开区坚持把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本级财政和上级资金支持,奖励企业400万元鼓励技改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今年1—10月,经开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2.4亿元,同比增长59.94%;累计申请专利128项,其中发明99项、实用新型25项、外观设计4项。此外,南宁千年工艺有限公司、广西诺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安捷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企业申报并获得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有10多家企业20多个项目申报2015年科技创新项目。1—10月共组织30多家企业申报南宁市技术创新、两化融合、技术改造及清洁能源奖励资金,有6家企业获得自治区及南宁市的各项扶持金共1360万元。

   抓项目

  今年新开工项目176个

  经开区通过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建立管委会领导“一小时”到场服务企业制度、为园区企业搭建筹融资平台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体系,促进投资增长、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经开区共吸引重大产业项目9个。

  经开区以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为目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确保前期项目早日开工、开工项目加快建设、续建项目提前竣工投产。辖区今年新开工工业项目176个,计划总投资101.09亿元,今年完成投资56.29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个,完成投资10.66亿元;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经开区1—10月共完成工业投资总额87.68亿元,同比增长50.77%。

   抓产业

  四大行业占比六成以上

  经开区注重加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原有产业转型升级。高附加值行业比重不断上升,目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这四个行业1—9月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55亿元,同比增长16.69%,占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78%。

  除此之外,经开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培育新兴产业的突破口,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全力将定位布局在经开区的南宁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广西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另外,经开区围绕吴圩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全力发展临空经济产业,重点引进与空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重大项目,大力引进绿地集团旗下的关联产业,确保将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高品位、高档次、有特色的新区,成为产业聚集、功能多元、生态宜居、辐射强劲的高品质空港新城。(记者 杨静 通讯员 韦永胜  廖术烈)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