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碧水绕城让清水流淌 南宁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

08.05.2018  09:34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深情嘱托:“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会城市要于2017年底前完成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的工作任务。南宁市按照“治水、建城、为民”的理念,对城市内河进行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开展城市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17年底,涉及13条内河38个河段总长99.4公里的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完成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要求的省会城市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工作任务。

如今,朝阳溪、二坑溪、那考河等内河告别了黑臭水体的历史,变得清澈,没有臭味,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城市内河治理和城市河流治污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今年,南宁市将以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为契机,继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启动建成区外18.8公里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强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河段进行水质巩固提升,不断改善水环境。

守护一江清水迫在眉睫

连日来阳光明媚,不少市民来到凤凰江附近晨练、散步,张大爷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河水很清,那时候都在河里洗菜、洗衣服。”作为老南宁的张大爷回忆说,前些年河水越来越脏,还时常散发出臭味,不过,经过治理,现在河水又变清了。

凤凰江沙井大道段经过治理后水质得到改善。 (杨锡文 摄)

由脏变清,如今越来越多的水体、河道正在经历相同的蜕变,这背后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锲而不舍。

南宁市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18条内河纵横交错,河道小且多穿闹市、居民楼而过。凤凰江是南宁18条内河之一,邕江的一级支流。上世纪60年代之前,凤凰江还是条清水河,但近年来,由于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各家各户的污水都往凤凰江里排放,沿岸餐饮偷排生活污水,上游工厂排放工业废水,凤凰江里的垃圾日积月累,导致江水逐渐变黑,一些江面的水体发黑发臭,对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起初,有关部门也曾清淤导流,后来又反复拓宽沟面,在凤凰江的两旁种树种花,但凤凰江仍然还是污水长流、恶臭依旧,市民和游人怨声载道。

纵观南宁的十多条内河命运大抵相同。自北向南穿过整个市区的朝阳溪是邕江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曾是一条南宁人引以为豪的清亮溪流,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两岸污水的长期排入,河道成为污浊的臭水沟,严重影响朝阳溪两岸的居住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河道日益被侵占,又没有及时清淤,严重削减了行洪断面及有效的蓄涝库容,造成朝阳溪防洪排涝能力大大降低。竹排江、心圩江、可利江这三条河流本来有着美丽的名字,不过后来都转变成一个共同的名字——“纳污河”,它们都成了南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染源废水进入邕江的主要排污渠道,这既使河道淤积,又影响了邕江的水质。水塘江沿线有40多个污水直排口,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里,水质为典型的黑臭水体。

2015年12月,《南宁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项目前期普查报告》出炉,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市建成区13条城市内河有38个河道段属于黑臭水体,长度约99.4公里,占建成区内河总长155 公里的64%,其中重度黑臭河段长约30.8公里。建成区外黑臭水体总长约18.8公里(涉及马巢河、四塘江、石灵河共9个河段)。其中建成区18条内河现状V类水质和劣V类水质分别占比达到了17%和67%,二者达84%,说明南宁市建成区内河水质污染严重。黑臭水体成因复杂,直接原因有:一是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沿岸生活污水直排;二是河床淤泥对水体的污染;三是两岸畜禽养殖排污、农业面源污染及初期雨水带来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四是河道水资源量不足,水流动性差。

普查报告认为,南宁市建成区18条内河发源于城市周边丘陵及城区,并穿越建成区,沿途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生产生活排污,直接导致水质污染、水体黑臭。这些河流多长度短、汇水面积小、自净能力弱,此外部分环境条件较差也制约了水环境的改善,其中建成区13条内河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