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之际

22.11.2014  17:39

民族团结红利润泽仫佬山乡

——写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之际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韦如代  潘尚荣

        在收获的金秋时节,全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罗城迎来30华诞。

        罗城有壮、汉、瑶、苗、侗、仫佬等12个民族,38万人口中,少数民族27.8万人。全县主要经济指标,30年里均实现了30倍以上增长。县委书记蒋向明认为,最大的保障当属民族团结。他说:“罗城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是民族团结带来的红利。”

        民族团结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

        龙岸镇金鸡屯是罗城民族团结的典范。80多户人家有15个姓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6个民族,讲仫佬话、壮话、桂柳话、瑶话等11种语言。虽然民族、语言、生活习惯不同,但村民们互相尊重、和睦共处,有困难互相帮助,有节日一起过。

        金鸡屯并非个例,而是体现罗城的共性。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颁布实施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成立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领导机构,长期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创建和评比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月、专项培训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

        目前,罗城组建了民族工作信息队伍、顾问队伍和协调员队伍“三支队伍”。建立了民族关系信息收集加工和汇总上报制度,交流沟通联谊制度,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制度,涉及民族因素事件和民族矛盾纠纷处置制度。全县干部队伍80.4%是少数民族,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力军。

        在民族团结和谐的基础上,罗城推行综治维稳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农村社会治安“l+2+n”管理模式等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为罗城带来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红利。全县1668个自然屯,3个民族以上杂居的占80%,30年来从未发生一起民族纠纷。2010年以来,全县治安、刑事案件连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民族团结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1969年和1970年,1800多名瑶族同胞从都安瑶族自治县搬到小长安镇的原河池地区“五七干校”农场,成立了立新村。

        当时的小姑娘,现任立新村党支部书记兰秋姣回忆:“当时我们和周边的其他民族群众互不了解,彼此不尊重,产生了一些摩擦。”加上生活不习惯、对气候不适应等,不少人迁回了都安。

        家不和,还何谈发展?党委政府引导当地群众和移民开展劳动互助、节日共度、文化共演、欢乐共享等活动,逐渐消除了民族隔阂。勤劳好学的瑶族同胞们,向周边群众学习了水稻、玉米、甘蔗种植等技术。如今,立新村已成为一个多民族村,2013年全村种植甘蔗4600多亩,人均纯收入6940元,超出全县平均数2000多元。

        家和万事兴。县长潘秋玲感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了,才有精力去抓发展。”民族团结在罗城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30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4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724倍,财政收入增长了8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6倍……

        发展,又成为民族团结的助推器。仅2011年以来,罗城就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设项目300多个,投资超过2亿元,项目涉及村庄整治、农村公路、人畜饮水、教育卫生等方面,覆盖7个乡镇57个行政村,17万人受益。东门镇石围屯建起了球场,搭起了戏台,周边各民族群众经常聚在一起联欢。

        民族团结带来民族文化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交流的纽带。罗城致力于“文化名县”建设,推进非遗文化、依饭文化、乡土文化等十大民族文化工程,使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传承。

        搭建民族文化融合舞台。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成4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文化站,其规范化管理成全国典范。建成了8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组建12支文化志愿者队伍,进村屯指导建立乡村文艺队。打造“仫佬山乡大舞台”周周演、乡村文化大汇演等舞台,让各民族群众同台献艺,以文化为媒增了解促团结。

        罗城“金凤凰”业余文艺队远近闻名,有着来自不同民族的42个团员。文艺队创建人之一李荣琼说:“大家互相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来充实自己。”

        他们有哪些拿手节目?团长周金玉如数家珍:“仫佬族歌舞《仫佬姑娘去走坡》、壮族健身歌舞《山歌好比春江水》、汉族舞蹈《花腰鼓长又长》、苗族舞蹈《穿新鞋》等,都在全国全区汇演中获过奖。”

        这样的文艺队在罗城比比皆是。全县有城乡业余文艺队102支、业余体育队116支、农村龙狮队30多支。各族群众享受着民族团结带来的文化繁荣红利:全县每年举办文体活动600多场次,6万多人次参与,观众超过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