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画家”周立生

07.11.2014  19:56


作品《桂山秋韵

作品《君子相依

作品《虚心劲节

作品《惠风和畅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实话说,他在桂林书画界是有那么一席之地的,书法颇有造诣,绘画也挺有成就,出自他手的书法作品风格秀逸自然,形简神运。绘画作品构思严谨巧妙、章法别具,雅俗共赏,人见人爱,很有品位。尽管已是广西美协、广西书协“双料”会员,名头有了,档次有了,但他从不自吹自擂,也不炫耀,低调行事,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逢人相聚,他总是说自己是一名老兵,还称不上是书画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其实他早已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兵画家”。他就是广西桂林市东江干休所军队退休干部、军人画家周立生先生。

周立生1938年出生在湖南省桃江县武谭镇汤家塅村一个布衣之家,兄弟姐妹加他4男3女,家庭一般,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穷人的孩子,读不起太多的书,放牛、砍柴、玩石头、打水仗、干农活几乎就是他的少年生活,现已成了美好的记忆。

要说他与书画有缘,那就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天赋,有这方面的爱好,有这方面的追求。实际上他的家庭条件是“不支持”他有这方面的“奢求”的,但人一旦迷上这个行当,那怎么也摆脱不了他的“纠缠”,他如是说。为了追求美好的“向往”,他用铅笔、粉笔、蜡笔、有时还用废炭,竹枝、树枝、红砖当“画笔”,在自家的门板上画过“房屋”;在土墙上画过树木;在废书、废报纸上画过花草;用大地当宣纸,创作过无数作品。那些当年的“处女”之作,周老现在回忆起都朦朦胧胧,但还是挺得意的,这也是他热爱书法艺术迈出的第一步……

1961年3月在家乡黄土坡金矿当了5年矿工的周立生,心怀报国之志参军入伍,分配到了广州军区驻衡阳某部服役。近4年的义务兵生涯,他当过普通战士,干过便衣侦察员,当过上士班长。这期间,正值台海局势紧张,部队战备任务十分繁重,不管训练,学习多么紧张,他都要抽空练一练书法,特别是连队需要出版版报、墙报时,他绝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总要露上“一手”书法,使板报、墙报编排出版得更有“看头”,让部队战士仿佛置身于书法美感之中,寓教于乐。

1964年11月,由于他军事技术过硬,德才兼备,他被保送到广西桂林军分区教导队培训学习,第二年他便被提拔为广西永福县人武部军事助理员。因为笔杆子了得,他在永福县人武部5年多时间里,不论当秘书,任干事,还是做政工科副科长,在哪个岗位上,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1970年初,广西军区政治部干部处长来永福检查,了解到他德、能、勤、绩皆优,文字功底又好,为人谦和诚实,不久就把他“抢到
广西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处工作。在那里他一干就是13年,从副营职干事、代理政治协理员,一直干到了副团职计生办副主任的职位。其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斗,当时被派到广西军区基本指挥所任《战地简报》编辑工作的他,和其它同志一道,认真策划每期《战地简报》,巧妙排版,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深受前线指战员的喜爱,起到了政治宣传鼓动无声“指导员”的效应,这里面自然有他的一份功劳,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他的书法功底。

1987年底,服役36年的周立生服从组织安排,从桂林军分区狮子岭干休所政治主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忙碌惯了的这位老军人,又选准了书画创作为“突破口”回报社会,凑巧辽宁画竹大师梁文敏开着大蓬车来到桂林军分区狮子岭干休所传授墨竹画技,他不声不响去报名参加了学习,接着又拜广西书画名家刘益之、帅立功、周兆召、唐长日、韦广寿等老师为师,还在桂林老年大学攻读了9年多的书画创作。那些年他几乎每天早起晚归,一门心思地潜入其中求教钻研。为了提高自己的书画技艺,他自筹资金上万元,先后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天津举办的国画高研班培训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湖南张家界举办的书法专业高级班培训学习,使自己的书画技艺通过培训又迈入了一个新领域。

老师领进门,修行在自己”,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的书画学习座右铭。他学习的老师除了书画界的老前辈和一些学校的老师外,凡是比自己强的他都称其为师求教,还把书刊、报纸、电脑、电视当“老师”。从书中吸取营养也是他极其重要的途径,星期天、节假日逛书店,他总是把口袋掏得空空的,提回大摞大摞书画方面的书籍,凡是买回来的书籍,他都一遍又一遍仔细阅读,反复琢磨,从中吸取营养。他告诉我们,“对这方面的投资我是舍得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他学习的劲头有多大,实在令人钦佩。他的恩师、广西美术大师帅立功先生对他这样评价道:“周君年少喜欢书画,自知天命之始,潜心学研,上下求索,特别是他那种滴水穿石的意志,滴水接石的活力,真诚执著敬业的刻苦学习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学习”。为什么说周立生既“穿石”,又“接石”呢。他是这样解释的,“穿石”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是一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意志;而“接石”却是一种耐力的持续,又是一种心领神会勇于学习,辩证学习,活学善用,灵活吸收的另外一种精神境界。这些都在周立生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可见周立生是一个多么刻苦用功的人。

中国书法是国画的基本功”,是前辈名宿的精辟警句,周立生先入书法,后学国画,并以书法用笔应用于中国画之中。由于他书法功底扎实,因此他的中国画显得更加具有书法笔意和气势。翻阅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周立生书画作品集》一书,那国画中的线条是轻重转折提按有度,厚重苍劲神采奕奕。观其山水画作构图饱满、灵动、诗意浓浓。特别是《青山不老,翠竹长春》那幅墨竹小品,用笔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墨分五色,灵活自然,画中右下方破土而出鲜嫰的两枚竹笋,迎春生长,精确地折射出周立生青山不老,翠竹长春,对艺术永驻青春,勇于探索的品质和精神。

在《周立生书画作品集》自作的《后记》里,我录下了这么一段并不华丽的语言:“拙集的出版是我多年学研书画艺术的小结,是向老师、同仁和亲朋好友的汇报,我深知自己在书画艺术方面虽然作了些努力,但还是学生,艺海无涯,我将在书画艺术领域继续攀登”。这位老兵那种谦虚谨慎、勇往直前的豪情,在这里又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他艺术业绩突出,曾被桂林市老年书画协会选为常务副会长。那段时间,他一门心思地为协会办事,兢兢业业为大家服务,秉公办事,团结友好,每逢春节组织书画会员将春联书画送到社区,送到学校,送到农村,为广大群众服务;他组织协会多次举办展览,出版画集,各城区分会组织也得到不断完善,使协会得到了空前发展,提到他的工作成绩,大家都称赞他为桂林市老年书画协会的发展壮大,提高书画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立生的艺术简历告诉我们,他现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桂林雅园书画院名誉院长。其书画作品先后有200多幅在报刊杂志辞典里刊登,20多幅入选文化部、总政治部、民政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省市文联、美协、书协举办的书画作品展,并多次获奖。其中国画《翠竹歌盛世,墨海书平安》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华夏之星奖”、中国书画大展赛金奖;国画《四君颂》和行书作品同时获文化部批准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国画《兰竹图》获国际美联第三届王子杯荣誉金奖;国画《竹石长春》获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书画展二等奖;国画《昭苏万物春风里》获文化部批准举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国际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优秀奖;国画《纪忠亭》获文化部批准的纪念建党85周年首届“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一等奖;文化部、中国文联相关部门授予他“世界华人艺术家”、“中国当代优秀书画艺术人才”、“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中国艺术学院、中国文化艺术城授予他“中国百杰画家”;2008年他荣获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网管办专门为他设立绿色通道,批准其艺术简历、艺术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中国书法家上网工程;个人作品和辞条先后入选《中国历代书画名家辞海》、《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家集》、《世界名人录》等多部书画典集。多篇书画论文和书画作品还被《中国文化报》、《美术》杂志、《文艺报》、《中国书画报》等刊物采用。部分作品还在中国美术馆、上海、天津、广州、南京、香港、台湾及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展出,并被多家文博单位收藏;2011年和2012年,他还连续两年被评为桂林市民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对其绘画艺术研究称:“从其简洁老辣的笔墨中不仅可以看到遒劲柔刚、随意狂写中的生动气韵之笔墨,还能体会到精神飞跃之透出的浑厚大气,深广意境实质是物质向精神飞跃和谐美的体现,是中国画艺术笔墨之灵魂,更是中国画之精神面貌。而且还体会到画家存在意识的精神飞跃之气,这是视觉转换之气,是自然向超然理念升华之气,是画家的精神世界,既是笔墨文化,也是人文精神”。这无疑也是“老兵画家”周立生艺术人生实实在在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