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和我——追忆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组图)

19.03.2015  01:10

广西新闻网 都安3月18日讯(记者黄河畅 廖章利)2015年3月9日,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莫振高因病辞世,年仅60岁。3月15日,数百米长的队伍、上千名的群众头戴白花,手举花圈,为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送行。

3月18日, 广西新闻网 记者走进都安高中,走近莫校长身边的人,寻找最真实的莫校长。

超市老板:“每天早上老莫的广播就像公鸡打鸣。”

磨定明在都安高中校门旁经营超市已经20多年。“每天听到校长在广播中叫学生起床,我也跟着下床洗漱,开始一天的生活。”磨定明告诉记者,“只要不是校长外出开会,每天早上我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就像公鸡打鸣,从不间断。”

提起莫校长,超市老板磨定明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广西新闻网 记者 黄河畅摄

  在磨定明的印象中,莫校长总是“意气风发”、“走路总是抬着头”,只要路过自己小店门口,就会热情地打招呼。“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充满活力。”

“他走得很突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他的情况,一定会提醒他保重身体。他太累了,希望他现在可以好好休息。”说到这儿,磨定明有些哽咽。

都高保安:“几乎我所有的文字,老莫都会看。”

“如今,你累坏了,
      累得永远睁不开眼睛,
      你睡着了,
      你没有告诉我们,
      我知道,你走了。”

回忆起为莫校长送行那天,看着莫校长的遗体经过学校的一处处,都安高中的保卫干事陆汉迎充满感触,当下提起笔,写下了一些词句,题名为《你悄悄地从墙外走远》。

老陆既是都安高中的保卫干事,也是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他说老莫对他影响很大。 广西新闻网 记者 廖章利摄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写些文字。可是我是大山的孩子,没有机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当年我选择来到都安高中工作,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我认为这里的氛围可以熏陶我,感染我,可以让我把想做的事做得更好。”陆汉迎告诉记者。

“我常常写些东西,几乎我所有的文字老莫都会看,也常常鼓励我。有时候他不仅自己看,他还会拿给学校其他的老师看,说:‘看,老陆这篇文章做得好’。”这些举动给了陆汉迎很大的动力,让他坚持下来,也激励他做得更好。2014年,陆汉迎成为了广西作家协会的一员。

电教老师:“我试着追逐校长的步伐,往往却只能拍到他的背影。”

都安高中的电教老师张一幸常常跟随老莫到山区的学生里家访,作为学校的“摄影师”,张一幸时常会拍下些图片资料。

长年累月地记录莫校长的工作,张一幸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触。“每次到山里的学生家家访,校长总是健步如飞,我们这些年轻的同志,甚至跟不上老校长的步伐。”

电教老师张一幸说,每次到山里家访,莫校长都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都安高中电教老师 张一幸摄

“那次到百旺乡崇文村家访,我们没有带水,也没有带干粮,来回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莫校长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张一幸无法想象莫校长早已疾病缠身,“我多次试着追逐校长的步伐,却往往只能拍到他的背影。”

355班学生:“我转过头,总以为校长还站在那里。”

唐侃是都安高中355班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的他,每天都将几乎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中。他的刻苦日复一日,可是最近他却感觉到生活缺了点什么。

355班的唐侃说,莫校长不在了,他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让莫校长失望。 广西新闻网 记者 黄河畅摄

“以前,每天早上上课前莫校长都会站在这个位置,催促学生‘快一点,再快一点’。”唐侃指了指北教学楼前的一块空地,“只要我转过头,都能看到他。现在他不在了,可每当我转过头,还总是以为校长就站在那里。”

“如果莫校长还能听到我说的话,我会对他说:‘老莫,你放心,我们15届一定会延续都高的精神’。”唐侃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这九个走进校门就能看到的显眼大字,不仅仅是校长爸爸莫振高的心愿,也是都安和都安高中的共同心愿。莫爸爸走了,但是我们相信,莫爸爸的精神一定会传承下去。

“让瑶寨孩子走向世界”朴素的梦想让观者动容。 广西新闻网 记者 黄河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