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博物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市民体验考古工作 20户家庭在明代窑址“寻幽探古”

12.06.2016  19:37

业余考古队”在三岸明代窑址考古现场,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龚文颖)在“文化遗产日”,还有什么比到考古现场当一回“业余考古队”更吸引历史爱好者的活动呢?6月11日,南宁博物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跟着专家去考古”活动,20户南宁家庭来到三岸明代窑址考古现场,近距离体验考古发掘工作。

业余考古队”队员可不那么好当,出发前,参观团在南宁博物馆听了半小时专家讲座,包括温习南宁历史、学习考古基础知识等。随后大家乘车到达邕江边,步行10分钟,来到了隐藏在江畔的三岸明代窑址。

一到古窑遗址,参观者们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变成了“好奇宝宝”,问题一串串:“为什么龙窑这么长?”“这些圆圆的垫片有什么用?”“窑壁上层和下层的砖头怎么不太一样?”“烧窑为何用柴火不用木炭?”……

2013年,为了配合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关部门对水淹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此处明代古窑址。经勘探确认,此处共有4座龙窑。2015年10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罐、缸、碗、碟、壶、杯、盆、烟斗等,其中不乏精品。

天气炎热,“业余考古队”队员们很快汗流浃背,却仍然热情高涨,摸一摸泥块中的瓷器残片,煞有介事地研究火塘、烟道、投材孔、挡火墙、窑壁……

得知考古专家前不久已向南宁市政府提交报告,申请对三岸明代窑址进行现场保护,大家都很高兴。一名参观者说:“这些考古遗址让我们知道,南宁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积淀,希望这里能建成遗址公园,让更多市民有机会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