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检察院查办涉农职务犯罪15件23人

13.10.2015  11:11

  广西检察网10月13日讯(通讯员  何家银)10月12日,横县人民检察院对外公布,2015年1至8月份,该院共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5件23人,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具有贿赂案件比例高、串案多、科级干部较多、涉及民生多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效果和社会效果。 

 

   强化目标管理,积极破解反贪工作乏力的“困局  

     

  该院认真落实目标管理,院党组提出打造“反贪工作名片”的目标,对反贪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反贪工作做全院业务工作的“领头羊”和打造反贪工作“名片”。一是反贪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形成检察长亲自抓、分管副检察长具体抓的格局,同时,院领导以身作则,该院王少华检察长经常过问和指导反贪工作,不仅亲临一线指挥,而且亲自参与查帐,与反贪干警一起与加班加点,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为反贪干警树立榜样。二是切实加强干警素能培养,通过定期组织反贪办案业务研讨活动,邀请办案能手传授办案经验,组织对修改后的刑诉法学习积极应对修改后刑诉法实施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干警的办案素能;三是加大投入,实施“科技强检”,投入资金购买便捷式同步录音录像设备、高清摄像机、测谎仪等设备,为收集证据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撑手段。 

     

   加强线索管理,积极破解案件线索匮乏“困局” 

     

  该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解决案件来源问题,改“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提高线索的利用率。一是实行案件线索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对于有成案价值的线索,由自侦部门组织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进行论证评估,再由检察长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案件线索评估会,形成最终评估意见,根据评估意见,确定是否初查。二是强化横向联系,即加强与纪检、监察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移送案件“”线索;三是克服“等、靠”思想,立足自我,积极破解“坐等线索”困局,通过关注新闻报道和群众反映的有关补贴发放问题,广泛“”线索,查获渔政系统、林业系统案件线索。四是加强查帐工作,为反贪配备会计专业人才,从帐目中查找犯罪线索,该院通过强化查帐工作,发现犯罪线索8起,收效明显。 

     

   加强侦查措施运用,积极破解突破能力不强的“困局” 

     

  一是正确运用侦查谋略,对案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拓宽侦查视野,不断提升将案件办成大案的能力。反贪干警在夯实初查的基础上,注意分析嫌疑人的性格、阅历、意志等情况,从中选准突破口,经过政策、法律攻心,摆证据,突破案件。二是落实反贪工作“全院一盘棋”的措施,促进案件“快侦快结”。对涉案人数较多的重大案件,从其他科室抽调人员配合办案,通过“大兵团作战”模式,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统一调度警力、统一调配案件信息、统一规范侦查行为、统一审核案卷材料;在案件侦查中成立了审讯、查证2个侦查小组。审讯组由所有参加讯问的侦查人员组成,对每个被讯问对象,根据初查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讯问方案并付诸实施;查证组由擅长会计业务的侦查人员参加,根据审讯组提供的信息,负责外围的调查取证工作,通过审查财务资料,固定犯罪证据。实行侦查一体化,对及时侦破、侦结案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落实侦捕诉一体化模式机制,积极破解案件效果显现周期过长的“困局  

     

  积极运用侦捕诉一体化机制,提升办案效率和效果。一是坚持提前介入制度,在立案阶段,邀请侦监人员适时了解案情,以适应自侦案件逮捕职务犯罪嫌疑人上提一级制度;如所查办的征地领域贪污窝案涉及人多,且夹杂个别人的受贿行为,反贪部门在立案后即邀请侦监部门派人提前了解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在侦查阶段,适时邀请公诉人员提前介入了解案情,用起诉角度和标准审查证据,有针对性提出问题,补强证据,使证据达到全面、准确、证明有力的要求,避免或减少退查。二是注重移送起诉后的跟踪。案件移送起诉以及向法院提起公诉后,自侦部门及时和公诉部门、审判部门联系,了解相关承办人对案件的意见,及时沟通和消除分歧,需要补强取证的,及时补强取证。三是加强侦查承办人旁听庭审工作,通过适当安排侦查人员旁听庭审,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使侦查人员对控辩双方对证据要求的感受更为直感和深刻,进一步强化了侦查人员证据意识。 

  (作者单位:横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