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业务服务规定(试行)

10.12.2015  19:08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了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业务服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避免或者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1.2  工作原则 

  1.2.1坚持应急指挥由政府统一领导,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密切联动,气象部门内部各相关单位在自治区气象局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形成部门整体合力原则。 

  1.2.2坚持气象部门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全方位共享、信息快速传递原则。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按有关规定执行。 

  1.3制定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1.3.2《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分预案》 

  1.3.5《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6《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7《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1.3.8《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置办法》 

  1.3.9《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业务服务规定(试行)》 

  1.4适用范围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业务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由其他重大灾害引起的,灾害的发展进程与气象相关或气象因子对救灾等有影响,但其主管部门并非气象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核及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扩散、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海难和海损、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突发性易扩散传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 

  其中涉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火灾和突发性空气污染人工增雨作业预案》执行。 

  1.5分级标准 

  按照自治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执行。 

  2.应急响应系统 

  2.1应急响应机构 

  自治区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由应急指挥部、后台技术支持小组、现场服务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四部分组成。一级突发公共事件和核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中,自治区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是由中国气象局统一指挥的应急响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级气象局应成立相应的应急响应机构,并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市级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是自治区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气象局应急指挥部有权对其进行统一指挥、管理。 

  县级气象局可根据条件设立应急响应机构,相关人员纳入市级气象局的应急处置队伍。 

  2.1.1自治区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组成 

  应急指挥部由自治区气象局分管应急工作的局领导和业务职能管理部门、业务运行部门(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治区防雷中心等)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应急响应指挥部下设应急响应办公室,挂靠在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并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 

  专家组由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治区防雷中心等业务运行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 

  后台技术支持小组由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治区防雷中心等业务运行部门组成。中国气象局有关业务单位是重要的后台技术支撑部门,市级气象局有关业务机构也是后台技术支持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气象服务小组由自治区气象局组织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治区防雷中心等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市级气象局有关业务机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一级突发公共事件和核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现场气象服务机构由国家气象中心和自治区现场气象服务小组组成。根据应急需要,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可以划分成多个平行组或多个专业组,分别布局在多个地点或履行不同的职责。 

  后勤保障小组由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业务管理职能处室、计财处、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等部门组成,事发地市县气象局的后勤部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4月1日前,应急办落实好本年度自治区气象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人员名单(见附件)。 

  2.1.2应急响应机构主要职责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系统的启动,并指挥整个应急响应系统循序有效的运行;组织部门内纵向横向联动,协调部门间、行政区间的关系和联动;向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汇报沟通。具体的应急响应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应急响应工作的综合协调由应急响应办公室负责。 

  后台技术支持小组:负责进行灾前评估;制定应急服务方案,提供事故发生地精细预报服务产品;根据应急气象服务需要,制作指导和服务产品;进行灾后影响评估。 

  现场气象服务小组:负责现场气象信息和灾情采集、信息传输上报、服务产品制作、设备维护等;向现场指挥部提供实时服务;参加现场指挥部(由地方政府设立)综合组的相关工作,并提供现场有关信息咨询服务。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设备保障、现场人员生活、安全保障、现场通行证、新闻采编和内部报道等。 

  2.2应急处置队伍构成 

  应急处置队伍由大气综合监测人员、天气分析预报服务人员、气象通信人员、设备维护和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宣传人员等构成。 

  应急处置队伍人员需办理人身保险。 

  应急处置队伍人员要求思想品德高尚,知识面宽,一专多能,对各种常规业务工具和现代技术设备性能了解详尽、应用熟练。 

  2.3自治区级应急系统设备构成 

  在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设立应急系统设备库,逐步配备以下应急设备。 

  2.3.1大气综合探测设备 

  根据应急任务的需要,配备移动式气象观测设备(如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通风干湿表、风杯、空盒气压表等各种轻便气象观测设备),对流层和边界层探空设备(如小球测风等),轻便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等。 

  2.3.2无线信息传输设备 

  可以接收大范围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雷达拼图、卫星云图、闪电定位、加密自动观测站网资料、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提供的指导产品等通信设备及相关的终端设备,如:VSAT单收站、GPRS、CDMA无线上网终端设备等; 

  可以将现场观测数据及时上传、互传和传到现场指挥部的GPRS、GMS、微波传输、对讲机、手机等设备。 

  2.3.3应急气象服务信息处理平台 

  工作台、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加工处理所需的设备和输出设备,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平台(软件)。 

  2.3.4装备维修维护设备 

  检测、维修工具,防雷设施检测等设备。 

  2.3.5灾情收集设备 

  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 

  2.3.6后勤保障设备 

  应急气象服务专用汽车(一般是10座以上面包车)、小型发电机、UPS电源、简易休息用具、防化服、防毒面具等防护工具和医药卫生保障设备等。 

  2.4自治区气象局应急系统备战时期的要求 

  2.4.1应急设备维护 

  在执行完一次应急任务之后,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应对应急设备进行清点、补充、维修维护后入库。平时对应急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 

  2.4.2应急队伍的培训 

  应急队伍必须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接受应急任务时所需要的气象业务、服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应急设备的操作,应急业务规定、应对多种灾难的自我保护和安全知识、简单的医疗自救知识等。 

  2.4.3应急系统演练 

  自治区气象局每年选择至少一次可能需要应对的一个专题,对应急系统进行较全面地应急演练。 

  2.4.4应急系统技术储备 

  自治区气象台、气象减灾研究所等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发基本的应急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包括各种基本信息库,针对各种应急问题所应关注的气象服务问题、处理思路、办法和技术路线,现场服务材料的文本格式,与MICAPS系统的链接,与闪电定位系统、天气雷达等探测显示的链接等。 

  针对可能应对的各种气象服务问题,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和技术开发。 

  3.应急气象服务规程 

  3.1应急响应指挥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应急响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发生一级突发公共事件和核污染突发公共事件的,由中国气象局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指挥; 

  发生二级突发公共事件的,由自治区气象局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指挥; 

  发生三级、四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在自治区气象局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主要由事发地市级气象局负责应急响应。 

  3.2应急响应工作流程 

  3.2.1三级、四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事发地县级气象局:获知并证实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立即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领取任务(或者接到县级人民政府的信息和任务通知),然后将信息和任务上报到市级气象局,并根据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要求先期开展工作。 

  事发地市级气象局:各应急响应机构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向市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领取任务(或者接到市级人民政府的信息和通知),与政府的应急指挥机构和现场指挥机构取得联系,将信息和任务上报到自治区气象局,并根据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要求先期开展工作。 

  自治区气象局:应急指挥部全体人员(或者分管领导指定的负责人员)及时就位;与自治区应急指挥机构和现场指挥机构取得联系并领取任务,根据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指挥气象部门有关应急响应机构开展工作;将信息和任务上报到中国气象局;视情况决定相关的市级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根据应急需要决定派出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后台技术支持小组进入应急状态。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和相关的市级气象局应急响应机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随时做好增援应急工作。 

  3.2.2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事发地县级气象局和市级气象局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与三级、四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一致。 

  自治区气象局:应急指挥部全体人员及时就位;与自治区应急指挥机构和现场指挥机构取得联系并领取任务,根据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指挥气象部门有关应急响应机构开展工作;指令事发地市级气象局进入应急状态;将信息和任务上报到中国气象局;视情况决定相关的市级气象局的应急响应机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或者进入应急状态,增援应急工作。根据指令,各应急响应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3.2.3一级和核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事发地县级气象局和市级气象局: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与三级、四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一致。 

  自治区气象局: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与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一致,并根据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和中国气象局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开展应急工作。 

  3.2.4术语解释 

  应急状态:指各应急响应机构的人员全部就位并开展作业,后台技术支持设备全面正常运行,现场气象服务小组装备完毕并立即赶赴现场作业,应急保障小组设施保障到位。 

  应急准备状态:指各应急响应机构的人员已明确任务并作好迅速参加应急工作准备,后台技术支持设备测试能全面正常运行,现场气象服务小组装备完毕,应急保障小组设施准备到位。 

  3.3应急气象服务信息流程 

  现场气象服务小组是现场应急响应运作的枢纽。现场气象服务小组从政府现场指挥部得到应急服务需求内容和灾害与事件发展进程,同时在现场监测点进行气象观测,并将事发地点的详细位置(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污染物源强及变化情况、现场气象观测资料等和各种请求发往应急指挥部和后台技术支持小组,并从后台技术支持小组得到基本气象信息和各种技术支持,加工应急服务产品提供给政府现场指挥部,同时报应急指挥部。 

  3.4应急响应时间要求 

  3.4.1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事件报告或上级应急启动令后,需立即启动响应,并就位指挥,向后台技术支持小组、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后勤保障服务小组有关人员和单位发出应急响应令。 

  3.4.2后台技术支持小组 

  后台技术支持小组在接到应急指挥小组应急响应令后应在10分钟内就位,并尽快与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取得联系,提供技术支持。 

  3.4.3现场气象服务小组 

  在接到应急响应令后,必须按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快速到达现场,并与政府现场指挥部取得联系,在政府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现场观测和预报服务工作。 

  3.5应急气象服务内容 

  应急气象服务产品构成是:现场天气实况,现场各种时间尺度的天气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制作专业性的预报服务产品(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条件、扩散路径等),分析建议意见,灾害评估等。 

  应急指挥部在收到事发地点详细位置、污染物源强和现场观测信息后,应当立即启动污染扩散模式,并将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浓度分布的预报向中国气象局报告,由应急指挥部向现场气象服务小组通报;自治区气象台负责制作事发地点的天气预报并向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及时通报。现场气象服务小组根据当地实况、天气预报、污染物扩散的预报,向政府现场指挥部提出群众疏散和救援等建议。 

  3.6上、下游协调与联防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气象条件、应急事件发展情况等,向上、下游同级气象部门发送联防要求。 

  3.7应急任务解除与撤离 

  现场气象服务小组根据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向政府应急指挥部申请应急任务解除。在得到解除许可后,上报应急指挥部,现场气象服务小组同时撤离现场。 

  4.应急任务解除后的工作 

  4.1应急气象服务业务质量考核 

  在应急任务解除后,各小组需对应急服务业务质量进行较客观的、切合实际的考核,并记录入档。 

  4.2工作和技术总结 

  业务管理部门应对本次任务执行情况从工作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其他参与单位提供素材。工作总结主要从组织、管理、整个应急系统工作的协调性、配合的好坏、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工作经验与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技术总结主要从各种技术、设备的优劣、技术亮点、缺失的方面和今后应开展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市级气象局的总结要及时上报自治区气象局。 

  4.3突发事件影响调查与评估 

  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治区防雷中心等相关单位参加政府组织的灾后调查组,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对灾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类似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对策措施。 

  4.4资料整理归档 

  在执行应急任务期间所进行的现场监测资料、从部门外得到的现场相关监测资料、照片、摄像、工作和技术总结、主要服务材料等需全部整理归档。 

  4.5设备检修、补充和清点入库 

  在执行应急任务结束后,后勤保障小组需对应急设备进行检修、清点补充并入库,以备下一次执行应急任务使用。 

  5.后勤保障 

  事发地气象局需在应急队伍还未到达之前,负责与政府现场指挥部联系,获取现场通行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6.应急管理 

  各应急响应机构应按照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监督管理制度,并报自治区气象局备案。 

  建立全区应急专家组、应急处置人员、应急设备管理数据库,供各管理单位和应急响应指挥机构使用。 

     

附件:  

  自治区气象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人员名单 

  组别-1:指挥部 

    

姓名 

职位 

手机/其他号码 

备注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组别-2:专家组 

    

姓名 

职位 

手机/其他号码 

备注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组别-3:后台技术支持小组 

    

姓名 

职位 

手机/其他号码 

备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组别-4:现场服务小组 

    

姓名 

职位 

手机/其他号码 

备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组别-5:后勤保障小组 

    

姓名 

职位 

手机/其他号码 

备注 

   

组长 

   

牵头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 

   

   

   

成员 

   

   

   

成员 

   

   

   

   

   

   

 

 

  附图:

  图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启动 

   

  

  图2    应急气象服务信息流程 

   

     

     

  

图3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解除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