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自然生态人文之美 春晚花开桂林的台前幕后

02.02.2017  13:36

  除夕之夜,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演出艳惊四座,成为广西献给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最美“年夜饭”,这是广西自然生态人文之美的生动展示。

   3个月筹备一场世界级演出  

  2016年10月底,中宣部在北京公布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全国选定的4个分会场名单,桂林榜上有名。央视春晚南方分会场花开桂林,不仅是桂林的荣耀,也是广西的骄傲,而从名单确定到演出,筹备时间只有短短的3个月。

  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严作风、最好效果”筹备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是桂林接到任务后立下的“誓言”。

  桂林市按照中宣部、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央视春晚  桂林最美”为目标,全市上下全方位动员——立即成立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组委会,下设11个工作小组,包含49个成员单位,每周开一次协调会、每天开一次碰头会。

  组委会办公室、活动保障组、演艺组、安保组、水利气象水文保障组……各工作组及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责、默契配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安全是演出的核心工作之一。安保组构建起水、陆、空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最多时一天投入4600余名警力和5万多名安保人员对桂林分会场进行安全保障。

  此外,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治安总队、消防总队等部门领导,以及南方电网公司督导组、广西电网公司督导组等单位,陆续来到桂林分会场协调解决相关难题,帮助支持桂林市做好筹备工作。

   技术和责任成就众多“之最  

  世界级的威亚表演横跨220米江面、首次使用VR技术让观众360度全景观看春晚、国内最先进转播车进驻桂林分会场、可视范围达1.2万平方米的最美山水实景舞台……桂林分会场创造众多“之最”。

  桂林分会场是2017春晚唯一拥有水上舞台、水中舞台、空中舞台的会场,不仅仅包括了2500平方米的主舞台,连同整个舞台所在的水域,以及作为背景的訾洲岛、象鼻山,观众看到的是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全方位山水实景展示。

  据介绍,为了这样一个山水大舞台,相关人员加班加点日夜赶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近千人在象山景区同时施工。

  主舞台离江面仅有20厘米左右,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与山水融为一体,演员们在上面跳舞,如同在水波上起舞一般曼妙。这漓江水位又是如何精准控制的?

  桂林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阳幼生介绍,要调节水位高低,主要靠壅水坝。为此,桂林市水利局联系建筑设计院设计了漓江壅水坝,并在象山景区、漓江桥共设置了两个水位观测站。

  桂林市水利局、气象局、水文水资源局制定了春晚期间防汛预案和应急保障方案,建立了水利气象水文保障信息微信群通报平台,确定每天一次的信息通报制度。进入现场排练后和特殊情况下,实行一小时一通报制度,安全调控漓江水位。

  据介绍,水文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观测的结果每小时进行一次汇总汇报,通过数据分析及时调控水位,以确保为春晚水上舞台提供最佳效果。不仅舞台是在漓江水面上,现场2000人的观众席也临水而建,无论是演职人员还是观众,都能与漓江水亲密接触。   

   共使用了1800余件道具  

  “在这个如梦如幻的舞台上,穿着具有广西和桂林特色的民族服饰,展示广西和桂林的民族特色,非常兴奋。”演出当晚,为歌曲《歌从漓江来》伴舞的演员谢开幸说。当晚,他和同学们一起,穿着广西少数民族的精美服饰,在15面超大型铜鼓下载歌载舞,为全国和全球华人观众展示了具有广西和桂林特色的民俗和文化。

  记者了解到,本次桂林分会场上共使用了1800余件演出道具,其中铜鼓、壮锦、芦笙、绣球、漓江竹筏等都颇具广西和桂林元素,同时导演组对这些道具全部进行亮化。

  当晚的舞台上,15面直径2米、座架1.2米的超大铜鼓,作为背景在主舞台上依次陈列,由演员两人一组整齐划一地击打起舞;300多个壮乡吉祥物——绣球作为演员手中道具,点亮壮家山歌情谊;40个汲取了苗瑶侗壮等各民族芦笙优点的超大型芦笙在演出中一展风采;120条竹筏泛舟漓江,再次呈现了千年“漓江渔火”的经典画面……

  据介绍,这120名船工全部从《印象刘三姐》调过来,他们的表演主要分为红绸和渔火两个部分。10根红绸最长的有200米,按照导演组的要求,他们将脚踏竹排,手里拉着百米长的红绸,伴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而掌握好时间和节奏,要经过上百次反复的排练磨合。

  当晚,近2000套广西民族服饰也让观众“惊艳”了一把。侗族的织锦、瑶族的大裙摆、苗族的银饰、壮族的壮锦等等,作为演员着装在舞台上精彩亮相。

   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实践  

  桂林分会场的演出在央视春晚播出后,获得国内、海外广大观众网友如潮点赞。桂林分会场犹如一席丰盛的文化盛宴,不仅在央视春晚这个亿万观众的平台上展示了广西的好山好水和建设发展新成就,也成为桂林市“文化惠民”最生动的一次实践。

  央视春晚4个分会场中,桂林分会场是唯一允许观众在现场观看的。1月14日,桂林分会场迎接首批观众进场观看演员带妆彩排。在此后的10多天里,先后8次向桂林市民开放,让市民进场观看演员的带妆彩排以及与央视主会场的连线彩排。

  桂林分会场惊艳亮相央视春晚后,桂林人民发自内心感到骄傲自豪。市民张晓兰表示,这既是桂林带给全体市民的一道丰盛的年夜饭,更是一次激发桂林市民文化自信的精彩亮相。

  市民在享受这场文化盛宴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桂林分会场。桂林市女企业家协会、“周末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元旦慰问坚守一线的桂林分会场施工人员;一大批企业及社会组织纷纷用行动助力;来自各高校及相关单位200多名志愿者放弃假期,用微笑为“最美桂林”增光添彩……

  如今,鸡年春晚已经落幕,但春晚带给桂林的影响还在发酵。桂林的“名城效应”与央视的“名媒效应”和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名节效应”三个效应叠加,一定会让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更加绚烂地绽放。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