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合作与共享:为艺术孕育百年英才 ——第11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侧记
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配套活动“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中,来自各国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同台献艺,相互交流。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文/图
艺术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艺术教育关系着一种文明的发展延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如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在第11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表述的“艺术发展人才为先”的理念,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上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9月10日,在第11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及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校长圆桌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部门与艺术院校的代表就“艺术职业教育与艺术传承发展”和“艺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为议题展开了一场真诚而开放的交流。
艺术教育:
让文明延续,让世界美好
中国与东盟一衣带水,文缘相亲,都拥有悠久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教育关乎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基础。“我们的艺术教育项目始于1993年,目标是让每个小孩都能够成为有自信、有表达力和有创意的成年人,能够理解新加坡的文化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构建中。”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艺术与遗产司副司长邓美灵说。
菲律宾则通过艺术教育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苦难,重拾信心。菲律宾是台风受灾最厉害的国家,每年要遭受大约20次的台风侵袭,许多菲律宾人无家可归。一个名为“舒适艺术之家”的项目在菲律宾已经持续开展15年,其中一个内容就是通过吸引受灾群众加入艺术工作坊进行艺术创作,帮助他们尽快地从悲伤中走出来。菲律宾舒适艺术之家网络副总裁兼联合创始人阿尔玛·昆图解释:“艺术是母亲的怀抱,非常温暖,教育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意识,并且让人们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
中国目前建有高等艺术职业院校42所,中等艺术职业学校132所,专业门类涵盖戏剧、影视、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美术、文化创意、艺术管理等,学制灵活,特色鲜明。与新加坡和中国类似,其他东盟国家也建立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体系,如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印度尼西亚日惹艺术大学、老挝国家艺术学校等专业院校在培养本国文化艺术人才方面都发挥了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作用。
特色:
立足本土文化,绽放艺术之花
在加强和完善本国艺术教育体制的同时,各国的艺术职业院校同时也在关注如何凸显自己的文化特色。“世界正在缩小,许多国家都在思考如何保存自己的文化遗产,努力抵御文化同化的趋势。”越南国家音乐学院副校长黎英俊说,“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如何保存和保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又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
广东是粤剧的故乡,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一直以粤剧艺术专业教育作为特色。“凡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凡有粤剧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毕业生。”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副院长李宗元说。
而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设立了具有泰国特色的镶嵌细工技术、镀金黑漆器制作技艺、泰国建筑学等专业,他们的学生在学习之后往往会成为产品设计师、手工匠、自由职业者、壁画家以及创业者,从更广泛的层面去传播他们的传统艺术。
在菲律宾,活态传统学校是艺术教育的一个模式,简称SLT,分布于全国各地。菲律宾的SLT团队翻山越岭,寻找掌握各种传统技能的大师,请他们到学校或社区里传授技艺。“他们的加入推动了菲律宾土著文化的传播。”菲律宾教育部文化教育顾问、国家文化和艺术委员会执行委员艾丽西亚·帕里斯介绍,菲律宾将建立约200所这样的活态传统学校,涉及舞蹈、乐器、编织、音乐等各个方面。
合作:实现东盟共同体愿景
在构建东盟共同体的愿景下,中国与东盟艺术院校更为关注如何加强院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南文化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陈一皇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两个月前,我们推荐了一个年轻的越南歌手参加中国—东盟艺术节。前两天,我看到他在社交网络上展示了他是如何高兴和骄傲地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他因此增加了几十万粉丝。”陈一皇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这样的交流活动在培养年轻艺术家和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艺术和艺术教育方面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形式不断深化,合作层次水平不断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黄宇表示,广西与东盟不仅共建了多个艺术交流的平台,艺术院校间的合作也愈加紧密,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代表的广西高校,与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大学、越南军队文化艺术大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等东盟艺术院校均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据统计,目前在广西留学的东盟国家留学生超过万人,其中艺术类专业学生超过300人,并培养了马来西亚留学生陈永馨、越南留学生杜氏清花等艺术人才。
走过“黄金十年”,进入“钻石十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更加深入,合作更加广泛。在经过这场认真的探讨后,与会代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艺术院校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途径、方式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形成了《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校长圆桌会议纪要》。纪要表明,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各国的文化进步与繁荣,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东方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建议中国与东盟艺术院校之间应在互访交流、学分互认、资源成果共享、师资培训及留学生就业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尝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