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逝世 图集回顾

12.02.2016  13:32

85岁的阎肃在家门口的小花园和老伴李文辉合影留念(2015年5月9日摄)。 新华社发(郭幸福 摄)

据中国空军官方微博消息,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中国空军官方微博中称: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阎肃,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国家一级编剧。1930年5月出生,1953年4月入党,1953年6月入伍,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

“人类最伟大的武器就是他熊熊燃烧着的灵魂。”

阎肃,就是一个有着这样燃烧的灵魂的生命。

他用燃烧去追寻光明,他用燃烧去传递热力。

在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他将生命汇成一团熊熊的烈火,他把岁月谱成一首未尽的长歌。

阎肃说:“信仰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

阎肃出生在河北保定,“七七事变”后举家迁至重庆。日军飞机的轰炸把原本宽裕的家化作一片火海。无奈之下,笃信天主教的双亲把阎肃送进了当地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原因,那里不收钱。”

教会学校教授国文、数学、拉丁文三门课,每天唱诗、念经、做祷告。聪明好学的阎肃考试总得第一,上钟楼敲钟的“荣誉”便总是奖给他。在低回的钟声里,他幻想着有一天能当上一名传道的神父……

抗战的隆隆炮声穿过修道院的高墙,撞击在年幼学子的心上:山河沦陷,民族危亡,这一切,靠诵经能够解决吗?

16岁那年,就在学校将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准备推荐他到高级修道院进修时,阎肃却下决心选择了离开。他以高分考入重庆南开中学,开始了新的求索之路。

历史、地理、生物、化学……新开的课程让他新鲜而兴奋;剧团、诗社、合唱队、表演队,丰富的课余生活更让富有文艺天赋的他如鱼得水。诗朗诵、说相声、打快板、演话剧、唱京剧……阎肃成了“业余文艺活跃分子”,几乎参加了校园里所有的演出。

战后的重庆,是各种文化力量交汇、撞击、博弈的角力场。“学校里教施特劳斯,电台里放周璇、白光,到电影院去看《出水芙蓉》,到戏园子看川剧《水漫金山》,古的今的,中的西的,哪方面都接触到了。”

不久,阎肃便发现:唯有一种文化,特别有魅力——“就是‘山那边’的文化。”

在一片《叹十声》《夜来香》《如果没有你》中,从延安流传而来的《二月里来》《兄妹开荒》《山那边好地方》宛如一股清流,注入他的心田。

“年轻人,谁不向往自由、光明、进步?这些歌让人觉得有力量、有追求。”阎肃说,“我们立刻觉得,这才是‘正经玩意’。”

很快,大家以会唱《黄河大合唱》为荣,剧团排演的是《屈原》《日出》,同学们私下里传看的是《》《子夜》,还有苏联的小说。阎肃的语文老师赵晶片经常给他们拿来《新华日报》传看,并推荐他们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后来,赵老师被国民党特务抓走,最后被害。”阎肃说,他们这才知道,这位如此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是地下党员。

赵老师的遇难,反而更激起了阎肃追求光明的渴望。又有一些进步老师和同学悄悄给他送来《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主义论》,他如饥似渴地读着,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那时重庆的学校,座座教学楼上都有个青天白日徽,可我们这些学生的心却都向往延安,向往‘解放区的天’。”

1949年春天,阎肃考入重庆大学工商管专业。在那里,他秘密加入了党领导的外围组织,与学长们一道罢课、游行、闹学潮……临近10月,他说服已是企业经理的父亲打消了移居台湾的念头,全家人留在重庆,迎接解放。

1950年,阎肃放弃了“实业救国”的计划,接受组织调遣,进入团西南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1953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寻找信仰,追随信仰。从此,他与信仰一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