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景见人见性情 观著名画家韦虹南宁画展粗浅印象

28.08.2017  12:12

  竟不知自己这么多年用笔说了多少话。年年的春秋冬夏,岁岁的风霜雨雪。想想,人一生,如虚无缥缈的梦一场,暑去寒来,悲欢离合,到了明白过来,梦却醒迟了。如若这梦中多了些实在的内容,比如长期呆过两三个地方,将那里的风景走遍吃透,或者认识一些有意思的人物,将他们的面庞和身影记住,然后,一一用或工笔或写意、或宁静或跳跃、或素雅或激情、或复杂或单纯的笔墨留下些许深刻的回忆,他的人生和艺境也就很有味道和意义了。

  或许,画家韦虹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几十年,参观画展无数,但在一人画展上,既能看到山水,又能看到人物;既能看到大画,又能看到小品,而且,数量多达140多幅,水平还都这么齐整的,大概只有韦虹画展一个。难怪,从画展现场出来,与文友伍迁一起,竟同时突发奇想:假如将韦虹的山水画单独辟出来,又将他的人物画单独辟出来,分别以“南方椰风山雨”和“感动中国面容”为主题,开两场主题展如何?我想,可能会更加以洋洋大观震撼更多观众吧?

  现代的生活节奏,令人随时处在不安与疲倦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有静下来缓口气、动起来焕发精气神的想法。如果在韦虹营造的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牧童晚归、野渡舟泊、云蒸霞蔚、悠然绕雾、浓荫蔽日、曲水流殇的山水图景中,如果在韦虹刻画的端庄富贵、回眸一笑、青春动感、韵律十足、异域神秘、古典清新、深刻沉重、立体生动的人物画廊中,慢慢端详片刻、细细品味一番,或许就会寻找到渴望的宁静心境和激情力量。

  韦虹的水墨山水画是典型的南方新田园诗画风,其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他的山水画作品大都以对景写生为基础,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在技法上以点染、勾勒见长,特别是偶尔的刷笔,竟将芭蕉、丝竹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好的中国水墨山水画一定是格调高、笔墨精、气势足。欧阳修说:“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诚然,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画家的心襟气象,只有这样的性情,才能画出清淡素雅的作品来。从这个角度看,我更喜欢韦虹的团扇小品。一般人认为:大画就一定是有份量,大尺寸画幅一定比盈尺之作好看和耐看,我看非也。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大小也就四尺内;赵孟頫《水村图》,长120厘米、宽24厘米,至于宋人折枝花鸟画幅,就两个手掌心大小,近现代齐白石与其他很多画家的写意作品,画幅也在四尺间展开,所以说,以自然流畅的线条、笔墨、色彩语言构就的作品,往往小尺寸画幅比大尺寸好把握。这次韦虹展出的20多幅团扇和小斗方作品,落笔见功力,构图更自然,内容更丰富,让人更折服。

  中国水墨人物画,从五代的石恪、宋代的梁楷、明代吴伟到清代的闵贞、黄慎、任伯年等人之后,到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引进西画造型,加之蒋兆和的艺术实践,已与古代水墨人物画有很大区别,在人物造型上有本体的推进。到当代,水墨人物画经过几代人的学理探索和创作积累,已初具形态,发展成了一个有待于更加成熟的画种。但最近这几年,水墨人物画出现了断裂痕迹,代表画家屈指可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韦虹本次展出现的70多幅人物画,便显得难能可贵了。

  韦虹展出的这批水墨人物画,有古代仕女、有当代时尚女青年、有天竺少女等,技法上有写实的线条描绘,也有写意的团块用笔,用笔大胆创新,但更多的是以传统山水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与西方人物画造型语言相结合的“混血儿”,既洋溢着传统的古典美,又传达出强烈的时代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七八幅表情各异的老人人物画,其雕塑般的厚重感,依稀能想起罗中立的《父亲》,体现了韦虹对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多重审美表达能力。

  有人形容傅山“落笔满纸烟云,如惊蛇入草,动骨力雄健。”如果非要斗胆给韦虹提点粗浅意见的话,希望他能静下心来,认真地专门练两年书法,让线条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也能“如惊蛇入草,动骨力雄健”,且齐其一力,取山水或人物之“洁癖”,以线条补充笔墨,以笔墨依赖线条,在空间上、气韵上、意境上、格调上更甚一筹。

  认真想想,不管是作家,还是画家,不管写多少字,不管画多少笔,写来写去,都是那几句,画来画去,都是那几笔。洒一片青,罩一层蓝,无数次,来来回回水濡与墨染,场景徐徐展开,人物栩栩说话,性情悄然铺陈。不管多么空灵的山,不管多么繁茂的树,不管多么复杂的灵魂,也不管多么凝重的脸,这一切都在眼前,我们期待韦虹收拢这世间风和雨,阅尽这人群性和情,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作者:陈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华人书画院秘书长。)

编辑:赵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