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补齐民生短板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19.11.2017  16:5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该如何深入推进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南宁市有关专家、部门负责人畅谈了自己对于如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看法。

  ●报告原声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南宁实践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使全市民生保障工作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市已成功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开展临时救助,推行城乡低保网上审批改革,深化社区治理,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第二社会福利院等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我市争取中央、自治区各项民政补助资金8.84亿元,同比增加1.09亿元。

  全面开展精准救助活动,助力脱贫攻坚战。做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利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成果,掌握贫困对象底数,全面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去年8月起,我市建立了新增建档立卡纳入农村低保进度月(周)报制度。组成工作组对进度缓慢的县区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讨加以解决,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

  坚持分类施策,“三个一批”稳步推进。一是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二是实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三是实施源头健康扶贫一批。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及系统上线工作。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统一实施《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统一运行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历史性解决了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在城市就医的“跑腿”“垫费”难题。初步测算,一年将为全市农村居民解决垫付费用8亿多元,将大大减轻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员的看病就医负担。

  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南宁市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确定了试点机构,出台了试点实施方案。同时,全市10个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和4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向社会推进,南宁市“老来福”“佳益”“12349”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初步形成。

  ●南宁声音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进一步丰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反映出我们党为民谋福利、解民生之忧的情怀。”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廷和认为,南宁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以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确保社会民生福祉升级。将主要围绕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和“核心区”建设;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多业态健康养老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未来还要推进公立养老机构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落实养老服务建设用地等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意味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刻已经来到。”市扶贫办副主任曾祥彩表示,老年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是返贫的主要人群,“所以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推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尽可能地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南宁愿景

  民生,就是一件件在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对于这项与自己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议题,我市不少群众也有着自己的期待。

  “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我们的牵挂,为了使老人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我们未来还需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多的努力。”广西—东盟经开区福利院院长黄成华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这势必会激励从事福利事业的人们,共同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新画卷。

  “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孤寡老人以及更多的贫困群众,能住进舒适的房间,吃上可口的饭菜,生病不愁治疗。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侯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