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从新居走向新生活

11.08.2015  12:48

  从西藏察隅县城出发,再南行几个小时,便来到了国内最大的僜人聚居地——下察隅镇僜人新村。

  2006年,当地政府在保留传统居住和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优先在僜人新村实施了安居工程建设,全村63户民房完成改造。从2010年开始,又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庭院改造项目,家家户户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照明灯,看上了电视、听上了广播……

  民居起变化的不仅仅是僜人新村,从2006年起,西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牧民安居工程。2013年底,全区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宽敞明亮的新房。目前,西藏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0.51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2.81平方米。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看到西藏变化的是新居,但更重要的还有人们传统观念和生活的转变。

  波密县扎木镇扎木村农牧民旧屋,摄于2006年12月2日。

  波密县扎木镇农牧民修建的安居新房,摄于2009年4月1日。

   从黑帐篷、石板房到安居新房

  一份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当时的拉萨城区只有2万人,而露宿街头的贫民和乞丐就达1000多人……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区群众的住房多为黑色的帐篷、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和石板房,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与牲畜共眠,“夏不挡风雨、冬不抵严寒”。安居乐业,无居何安?民主改革及自治区成立后,在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翻身农奴盖起了第一批住房。那时人们载歌载舞,彻夜欢庆。改革开放后,政府又帮助农牧民盖起了第二批住房,那时人们由衷称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时代在发展,旧有的住房又出现了抗震差、面积小、生活设施不配套等系列问题。从2006年起,西藏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和“兴边富民”安居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安居工程以“政府扶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牧民群众建房成本。从普通农牧民家庭到绝对贫困户,补助标准从1万元到2.5万元不等。安居工程坚持“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群众的自愿选择和生活习惯,以最大限度改善农牧民的居住条件。

  “以前我家住土坯房,因为享受了国家的安居工程补贴,才建起了现在的房子。” 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曲才村居民巴鲁说。他家的安居房为二层砖混结构,总面积260平米左右。巴鲁建房时还赶上了青藏铁路公路沿线提升改造的特殊补贴政策,他家的房子造价30多万元,共享受政府补贴13万元。据介绍,曲才村82户居民中,目前有94%都住进了安居房。这两年的新增户,也将逐步纳入到安居工程当中。

  针对西藏地震灾害频发、农牧区民房抗震设防能力较弱等实际,西藏还投资20亿元对全区农房实施抗震加固和设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石木结构为基础,采取木板加芯、钢筋、毛石混凝土等结构,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等措施,增强农牧区民房的抗震能力。牧民新建安居房享受国家、自治区、拉萨市三级补贴,安置统一建设卫生院和学校,方便牧民就医、孩子教育等。

  与修建住房相配套的就是“八到农家”工程,即水、电、路、讯、邮政、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优美环境到农家。

  走进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措杰村,村民们不仅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家家户户安装的水龙头,直通锅边灶台。这几年,措杰村里不仅建起了广场、硬化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对垃圾污水进行了收集与处理,使整个村庄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民阿旺热木说:“过去只在电影电视里看到外国的农村那样好,特别羡慕,没想到短短几年里,我们也达到了那种水平,要是那些去世的老人们能看到今天的情况,该有多好啊!。”

  据了解,“八到农家”有效地改善了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解决了7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了农牧民的饮水安全全覆盖;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35万公里,99.7%的乡镇和99.14%的建制村通公路,55.13%的乡镇实现畅通。据悉,该工程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在加大力度实施。

   旧的生活习惯和观念正在改变

  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得农牧民群众的卫生、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

  记者在林芝采访时看到,很多老百姓的家里不仅干净整洁,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让农牧区群众洗澡不便成为历史。同时,还用上了消毒柜、消毒液等现代卫生用品。在朗县,几乎家家都用上了冲水厕所,每个村都有下水道与化粪池等,最后都达到了安全卫生处理标准。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僜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自从住上新居后,僜人新村村委会主任夏电夏对村民的变化深有感触,“过去僜人习惯比谁家宰的牛多,比谁家的老婆多,而现在则比谁家的房子装修得好,比谁家置的家具和电器多,比谁家子女懂的科学文化多。”同样,山南错那县勒布沟勒乡的村民古如说,“以前我们门巴男人的生活就是打猎、喝酒,现在住上了新房,有忙不完的活计,酗酒的人也少了,荒废时间的人少了,勤劳致富的人多了。”

  在过去,狗多狗恶仿佛是西藏的一大地方特色。但在林芝的很多村庄却很少见到狗,就连鸡也不多了。问起原因,当地一干部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推进,狗看家护院的功能已经丧失,若喂狗还要花费许多钱财与工夫,邻里串门也不方便。而鸡鸭也都在村里规模化养殖了。

  “以前大家在家里养牛养羊,人畜混居。雨天污水四溢,晴天苍蝇、牛虻满天飞。院子里遍地都是鸡屎羊粪,简直是臭气熏天。做饭也是,劈柴火、烧牛粪,生火的时候烟气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西藏日喀则市综夏村村民普珍说起以前不觉紧了紧鼻子。“现在人畜分开,牛羊有专门的养殖户集中饲养。做饭也用上了沼气,方便清洁,家里的空气很清新,待着心里就舒服,过年过节来的客人也多了。”说起“八到农家”工程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普珍眉开眼笑。

  家家庭院绿,绿色染万家。走进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二村村民达瓦一家,只见格桑花、栀子花、海棠等各色的鲜花盛开,爬山虎攀援的屋檐下,一对杜鹃鹦鹉在笼中欢快地鸣唱。院中用石子嵌筑的小水池内,几条金鱼游来游去。“以前吃水不方便,养点花一不注意就被牛羊毁了。现在自来水进屋,牛羊归圈,可以安心的种花养花了。”达瓦笑着说。记者观察,拉萨的花市一年四季都很火,爱美的西藏人把伺弄花草变成了休闲与时尚。

  借助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对林芝更章门巴民族乡的多旦一家而言,广播电视“村村通”彻底改变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原来致富的方式不仅仅是种地放牧,还有很多很多。”多旦感慨地说。广播电视不仅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到了知识、走向了文明。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子有了到城里找工作的胆量,娃娃们为了“长大看世界”,读书的兴趣浓了,小伙子们想到新的天地开辟自己的事业……

  “上网便知天下事,网上不但能购物,还能销售我们县的特色产品,互联网让我的世界更加宽广和精彩。”阿里措勤县的阿旺说。截至目前,西藏互联网用户总数达217万户,西藏广大农牧民搭上信息化快车道,全区逾七成百姓使用互联网,农牧区移动互联网覆盖率超过了65%,牧民骑在马背上上网。

  图为江孜县江孜镇江嘎村边仓老阿妈在新盖的宽敞明亮的藏式二层楼房阳台上浇花,享受新生活的甜头。青阳多旦 摄

  搬迁新居后的喜事告诉远方亲友。丹多 摄

   勤劳致富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住新房、住好房,是西藏老百姓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他们把目光转向未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家致富上。

  依托安居新房,位于318国道上的林芝农牧民,转变了以往只向林田要收成的思维模式,逐渐开办起家庭旅馆,吃上了香甜可口的旅游饭。在鲁朗镇扎西岗村,白玛家庭旅馆搭乘安居工程的春风,于2008年建成运营,到现在每年平均有3000人入驻,年收入有20多万元。“现在村里有66户人家,其中有60户开办了家庭旅馆。去年,整个村子共接待游客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多万元。”旅馆主人白玛给记者介绍情况的同时,有预定床位的电话不断打进。

  新房子不仅改善了物质生活,更激发了农牧民自力更生、追求更好生活的渴望。拉萨市柳梧新区居民丹巴修建安居房时,从银行贷款5万。搬进新房后,丹巴就开始琢磨怎样能早点还清贷款,更快富起来。家离火车站这么近,不如跑运输。下定决心后,丹巴又通过政府的贴息贷款,买车让两个儿子跑起了运输。“现在我们家有三辆车,两辆车跑旅游、一辆车跑运输,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能挣两万多块钱。”丹巴的儿子洛桑赤列说。未来,丹巴的计划是开个大餐厅。

  实施安居工程,个人创业迎来了春天,日喀则仲巴县的雅迪群培和贡觉旦增俩兄弟成为县里首个“千万富翁”。这对藏族兄弟根据当地工程所需,于2006年春从农行贷款5万元,买车搞起沙石运输,当年就还清贷款。尝到甜头的兄弟俩2008年又申贷20万元,开始转向藏式装修和兴建砂石厂。就这样,在贷还之间,弟兄俩的生意越做越大,拥有了宾馆、建筑公司、砂石厂等,其固定资产总值现已超3000多万元。

  安居工程也催生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2006年,山南洛扎县次麦居委会抓住安居工程的建设机遇,成立了县城第一家农牧民施工队——顿珠农牧民施工队。居委会主任旺堆兼任施工队队长,他说,“房子好坏关系到每家的幸福,一定要严把质量关!”这些年来,施工队接手的工程,未出现一起质量事故。如今,这支有着42人的施工队,凭借良好的信誉和坚守,以及平均700多万元的年收入、130多万元的纯利润,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劳务品牌。

  今年4月,国家投资1000多万的“幸福乡村·美丽家园”项目在林芝市巴宜区永久村实施。给排水、强弱电进管入地,然后对村子进行整体环境美化。“住进了安居房,国家又投钱给我们美化家园,并由村委会负责材料和劳务安排,大家都干劲十足。”村主任鲁鲁说,现在村里有6座砂石厂,各类大型运输车辆36台。村里不仅靠家门口的工程致富,还办起了民族手工艺加工厂和农家乐,并计划下一步在公路附近用200亩地建汽车快修市场,抢夺这块很有前景的蛋糕。

   采访札记

  没想到,一座座新的住房成为整个藏乡变化的突破口,以点到面,纵深辐射。从藏北草原到雅砻河谷,从象雄故里到尼洋河畔,安居工程如春风唤起了沉睡高原的蓬勃生机。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下,无法想象,住着石板房和土坯房的人民如何能与全国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住房的改善,恰逢其时。在新的形势下,西藏也面临着传统农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改善住房解决了广大农牧民最大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时间、有能力、也有条件走出相对封闭的雪域高原,走向全国,同外部更加现代发达的社会相融合,到新的环境中去发展开拓。与之相应的是,现代文明的新风也浸染了高原的乡村牧场,大量的发展机遇、就业机会等正好契合了阔步走来的创业者。

  安居乐业,正是今天西藏各族人民身上幸福与尊严的生动体现。(杨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