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广西铜鼓解读文化密码

25.12.2017  11:24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龚文颖)要深度认识广西,从铜鼓谈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2月23日,广西博物馆原馆长、国内著名铜鼓研究专家蒋廷瑜带着他主编的新书《广西铜鼓(上、下卷)》来到广西图书馆,与读者一同分享铜鼓的故事。

讲座从上午9时30分开始,开场前听众已经爆满,排到走廊外面。“我研究铜鼓有30多年了。”蒋廷瑜也是广西人,在他看来,通过品读铜鼓,能够解读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触摸这片土地历史的脊梁。

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田东县大岭坡和南哈坡战国时期墓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蒋廷瑜介绍,包括正史、野史、笔记小说、诗词歌赋等,记载广西铜鼓的史籍不胜枚举,它们从不同角度记录了铜鼓的发现、使用、流传,以及不同地方的风俗民情,展现了广西铜鼓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收藏铜鼓总数已达774面,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340多面,各市、县博物馆也有铜鼓收藏。广西壮、瑶、苗、侗、彝等各族人民使用的铜鼓,至今也还有1400多面。蒋廷瑜说,自己整合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和地方民族历史研究工作的成果,组织专家学者对广西现藏铜鼓逐一观察、测绘、摄影、记录,进行充分研究,编纂了这部《广西铜鼓》,而此时距离广西上一本出版的铜鼓史料,已经过去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