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男护工要等十天半月 男护工稀缺不是因为工资低

15.04.2015  11:44

  南宁市民林先生想请一位男护工照顾因中风偏瘫的父亲,但先后问了多家家政公司,都说男护工很少,要提前预约。据了解,因护工流动性较大,导致从业人数难以准确统计。但南宁几家家政公司的抽样数据显示,男护工在护工总数占比约为10%-20%;年龄层则以45-55岁居多;学历多为初中以下。而观念难转变、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不高等等,则是众多男士不愿从事陪护工作的主要原因。

  僧多粥少

  请男护工

  要排队等候

  心安家政的负责人苏会桂女士说,一些雇主来公司点名要找男护工,但整个护工行业普遍存在男护工短缺现象,他们公司也只有六七个男护工,所以常遇到家政公司这边暂时没有合适人选,雇主只好改主意选择女护工的情况。但也有一些年纪不是很大的雇主,如一些退休老干部,由于文化层次较高,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内心不大能够接受雇用女护工来照顾自己,他们宁愿排队等候,也要找个男护工,觉得这样生活会比较便利。“有一次,一个退休老干部为了请到一个男护工,就等了十几二十天。”苏会桂说。

  记者了解到,一些老人没有自理能力,还有的脾气较怪,很难照顾,陪护工本来就难找,男护工就更难找了,因为能够忍受老人怪脾气的男护工原本就少。

  据南宁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会长陈燕透露,每年南宁市的家政综合技能比赛中,男护工都只占总体人数比例的10%-20%。广西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会员部陈亮表示:“我们会员部目前正在为家政从业人员制作信息卡,现在已经做了几百张了,其中只有一位是男士,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护工非常稀缺。

  观念难转

  大多数男士

  不愿当护工

  陈燕介绍,陪护工要对服务对象进行24小时陪护,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而男性在这方面比起女性相对较弱,能胜任这样工作的男性很少,所以像这样的服务业还是女性居多。其次,男性比较有个性和自我的生活习惯方面,有时不太愿意做妥协去适应雇主。所以雇主在用人时也考虑到这个问题,达不到服务要求的自然要被淘汰。除此之外,请陪护工的多数是病人或者老人,这类人群一般行动力、自理能力较差,有些还需要进行按摩并伴随着心灵的安抚,这就要求做陪护工的不怕脏不怕累,有些男性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的。

  除男性本身的特质不适宜当陪护工之外,陈亮认为还有社会观念造成男士不愿当护工。因为家政行业中以女性群体为主导已经是一种潮流趋势,除在老人护理这一块有部分是男性外,育婴师、保洁员等几乎都是女性,这种社会的观念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男护工的数量。

   工作繁琐

  工资虽高

  仍难吸引男护工

  从事陪护工作的男士多在45-60岁之间,他们中多数学历不高,通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工作,每月在雇主家包吃包住,每月还能拿到3000-4500元的工资,如用钱不多,一年下来可存3万-5万元的积蓄,以改善家庭生活。因此部分城市的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员愿意当陪护工。但男护工到了60岁,一些家政公司聘请他们时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苏会桂告诉记者,男护工除了要护理老年人,还要像女护工一样洗衣、做饭、搞卫生,一些男护工不太会做、做不好,或是不愿意做,导致他们在这一行业待不长久。还有就是,一些男士打内心不能接受这一工种。虽说做护工工资较高,但他们的心态还没能彻底转变过来。“就我们公司而言,对于60岁以上的男护工,考虑到他们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以及个人身体状况、人身安全等问题,我们一般不会推荐他们上岗。这样一来,男护工群体年龄本身就偏大,再把60岁以上的排除掉,就直接影响到男护工的整体从业数量。

  解决之道

  给予护工更多权益保障

  记者调查主要针对家政公司,但据陈燕介绍,许多护工根本就没有进入家政圈,而是直接在医院就业的,这就需要医院方面配合做好护工的管理工作。“家政公司要遵守家庭陪护和医院陪护的服务规范,在护工技能和服务内容上做好引导工作,并根据家政、育婴、陪护等不同工种的特点,做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服务规范的培训。我们家政协会也会引导各家政公司做好完善技能和服务内容的工作,让客户觉得购买这一服务是值得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家政公司和医院为护工群体购买意外保险,以便在突发情况下保障他们的自身权益。

  除了购买意外保险,让护工获得更多权益外,陈亮还表示,在即将到来的5月份,自治区家协将召集旗下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举行一个碰头会,讨论护工的维权及相关政策。“目前存在很多护工可以同时在多家家政公司登记的现象,这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我们正考虑试行员工制或者其他简单可行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此外,我们还请了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顾问,配合各家政公司解决家政问题上的法律纠纷,维护雇主、护工以致家政人员的正当权益。

  就找护工难、特别是找男护工难的问题,南宁市的人大代表曾提出,南宁也可以向广州学习,招聘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做护理员,医院与家政、中介、劳务公司签订协议,由公司进行接管。还有人大代表建议,采取二对一陪护或集中陪护的方式,由家政公司牵头,将不需要24小时看护、能自理或能半自理的两位或多位老人结成一组,由一个陪护工负责照顾,这样既能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又能减轻家属的负担。 (记者 唐柳凤 实习生 梁宇艳 )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