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覃塘区:创新治污 净水常流

19.08.2015  11:33
      创新治污工艺,让养殖场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变成“营养水”灌溉农田;创新投入机制,让农民和企业自愿拿钱治理污水;创新管理方式,让乡村污水治理成为长效……贵港市覃塘区因地制宜摸索出乡村污水治理的模式,得到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创新治污工艺 破解技术难题

      “要想使污水变成‘营养水’,工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坚持‘技术起点高、建设周期短、投资省、占地少、后续运行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的原则,探索出四种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都是因地制宜,且科学有效又经济实用。”覃塘区委书记李建锋说。

      园区国标模式:针对园区污水量大、水质复杂、污染程度高的特点,园区污水处理厂经技术改良升级,采取“双膜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治污效果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也就是最高标准。

      扬翔模式:以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扬翔公司为依托,主要针对排污量大的规模养殖场,采取“高床生态养殖+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工艺,大幅度减少冲洗栏舍的次数和用水量,减少污水的排放;采用干清粪方式,粪便堆放经发酵处理后作有机肥使用;推广使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实现了对空气的净化。

      良岭模式:大岭乡金沙村良岭屯污水处理站原先是臭水塘,全屯的污水汇集在此,污水处理项目采取“厌氧预处理+人工湿地+景观池塘”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周围种上绿化树之既净化了水质,又有景观效果,如今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样板工程”。

      垌心模式:针对人多地少、没有公共排污点的村屯,采取“双膜式太阳能微动力”工艺,这一工艺的驱动能量全部使用太阳能,处理过程基本达到零排放,经处理后排放的清水达到了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创新投入机制 确保治污经费

      开展乡村污水治理,经费投入是瓶颈。覃塘区整合群众、企业、政府的力量,创新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治污工程顺利进行。

      实行银行代缴,群众自愿投入。把污水处理费与保洁费捆绑,通过“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的“一组两会”协商自治制度,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委托农村信用社代缴保洁费和污水处理费。2014年,覃塘区收取保洁费和污水处理费约528万元,其中银行代扣收取占89%。此外,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发动村民群众自愿出资出劳、自愿无偿提供土地,鼓励集体经济投入村屯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企业自主投入。以养殖业主自筹资金为主,政府“以奖代罚”扶持为辅。比如扬翔公司投入4500万元、贵港港发公司投入100万元,专门用于养殖污染设施建设、设施购置和技术改造。目前规模以上养殖场都基本建有垃圾池、化粪池、沼气池、化制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按照污水处理要求达标排放。

      整合各类资金,政府集中捆绑投入。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政府投入4850万元修建第三污水处理厂,投入5922万元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以“上级补助部分,区本级配套部分”的方式,投入2142万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按照“项目集中、资金捆绑”的原则,整合各涉农项目资金向村屯污水治理项目倾斜,比如整合11个部门资金共800万元综合整治石卡镇鹤心村垌心屯。

      创新管理方式 建立长效机制

      解决乡村污水治理难题,重点在于加强源头管理。覃塘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示范带动”的方式,强化乡村污水治理源头的监督管理,初步建立起乡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覃塘区统一部署“饮水净化”专项活动,开展“四建设一划定一限制一机制”行动;制定并严格执行《畜禽养殖规划方案》,按照畜禽禁养区、控养区和可养区进行审批,规范畜禽养殖行业,推动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散养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目前全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达85%以上,重点对52家畜禽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

      实施市场运作。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城镇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把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定为特许经营权项目,以“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模式进行建设,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管理维护难题。

      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屯级“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机制的作用,由村屯中的党员、威望较高的带头人或经济能人组成理事会,引导带动群众参与污水治理,由群众代表讨论决定,凡未达到80%以上农户同意的村屯一律不予实施。同时委托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设备调试、保养和简单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实行典型示范带动。2013年投入2142万元在西江沿岸的2个乡镇、2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前共有27套污水处理设施和一批垃圾处理设备投入使用,沿江村屯生活污水实现不直排西江。覃塘区把首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屯树为典型,加强宣传,并在基础设施好、群众基础好的村屯推广。(唐正芳 黄秀成 覃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