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覃塘区“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28.05.2015  18:54
  天空蔚蓝、群山青翠、河水清澈、田野黛绿、乡村秀美……随着一幅幅“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贵港市覃塘区初步实现了由“清洁乡村”向“生态乡村”的华丽转身。覃塘区委书记李建锋说:“通过实施工业除尘减排、国家生态林、江湖治理、农村连片环境整治、村庄绿化等项目,覃塘区加快生态自然恢复的步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正在呈现。

  工业减排营造蓝天白云

  走进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只见绿草如茵、厂房洁净,4个百余米高的烟囱吐出缈缈白烟。公司制造分厂厂长邱钰文介绍:“厂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脱硝工程功不可没。这个投资1200万元、利用先进脱硝技术的脱硝工程,使氮氧化物浓度降至380毫克/立方米,比国家要求低1/3,年可削减氮氧化物排放7970吨。”对此,距该公司厂区500米远的黄练镇平寨村支书梁必年深有感触:过去全村3000多亩农作物经常有泥尘覆盖,有时下点零星小雨农作物就枯黄。去年以来这种现象没有了。

      该区另一大型建材企业华润(贵港)水泥公司也自筹资金,加上政府扶持,投入536万元完成了脱硝改造,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630吨。“脱硝技改后,虽然每吨水泥成本增加了4元,但秉持环保为民的理念,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建设生态乡村,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邱钰文说。

  综合治理造就青山绿水

  覃塘区西部大都属于喀斯特地貌,遍布大小石山5000多座。10年前,当地先后在樟木乡、山北乡、覃塘镇、黄练镇实施17.9万亩中央森林生态效益重点公益林项目。通过封山育林、专人管护、禁伐禁牧、发展沼气池、生态补偿等机制,山上林木普遍从原不足1米高长至7米以上,基本覆盖了原裸露石头。樟木乡党委书记韦如敬说:以前村民大都到石山上砍柴烧火做饭,造成石头裸露,山体松散,千余农田被泥沙“活埋”,并直接影响到下游西江水质。

  涵养水分增强了,以前辖区六班水库等31座小型水库每到初冬就干涸见底,公益林实施4年后,各水库水位即便是旱冬也保持在10米以上,保证了次年下游春耕用水。科学测算数据显示,全区近18万亩公益林,年蓄水337万立方米,滋润农田增加5600亩。占覃塘区石山面积92.2%的重点公益林,每年带来生态效益5120万元。

  两年前,覃塘镇六务村边的旱河怪石嶙峋,杂草丛生,水流混浊,河道被挖石沙弄得千疮百孔。去年,该区筹集资金2305万元,清除乱石沉泥,拓宽加深河床,建了拦砂坝、护岸、观光路、观景桥,11公里长的旱河焕然一新,河水清澈透明。覃塘镇龙凤江、蒙公乡三家河、东龙镇石龙江、樟木乡中团江等也得到综合治理,治理流域面积3200亩,投入总资金927万元。

  “去年来,我们还投入6348万元资金,实施了14座水库排险、加固、除污工程,恢复水库蓄水能力330万立方米,1.7万亩旱田因此变身为保水田。”覃塘区水利局陈寿许说。

  多措并举建设生态家园

  覃塘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荷田上,农药瓶、塑料袋、农用薄膜早已不见踪影。覃塘区区长陈锦秀说:“我们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以莲藕为主业的万亩核心示范区,将带动周边13万亩拓展区、辐射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继而推动全区40万亩农田实现清洁生产全覆盖。

  去年以来,该区实施11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至今累计投入资金6545万元,建设了一批机耕路,开挖疏浚了渠道,兴建了垃圾收集设施,改善了土壤水肥环境,使5.6万亩农田年亩均增产200公斤。

  投资1.8亿元的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正在东龙镇等8个乡镇39个片区同时展开,预计年底工程竣工后,土地整治面积达7.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18.5%。覃塘区发改局韦寿阳介绍,在完成蒙公乡4万亩石漠化治理基础上,今年又在樟木乡实施同等规模的同类工程,采取拦河引水、护坝防洪、垃圾清理、植被改良等措施,促进石漠化耕地恢复原生态系统,耕地年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2010年以来,覃塘区投入资金2923万元,带动1852户群众自筹资金5182万元,对16个村进行城乡风貌改造,开展室内装修,庭院及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垃圾池、沼气池、排水沟、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惠及1.3万群众。

  大岭乡江头村污水处理池是贵港市首个太阳能微动力除污设施,投资60万元,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0吨。如今,大岭乡、石卡镇西江沿岸27个村屯都有村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投资2142万元,每天处理污水2160吨,结束了生活污水直排西江的历史。

  大岭乡良岭村耕牛集体宿舍区内,牛舍整齐排列,通道干净整治,牛舍臭味难觅,百多头耕牛正悠然自得反刍收获的“粮食”。至今,覃塘区先后有良岭、垌心村建成了3个耕牛集体宿舍,结束了牛屎满地、粪水横流的历史。(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