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下拨资金保群众温暖过节 近300万灾民获救助

13.02.2015  11:30

  在接到上级拨款文件后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落实到救助对象手中、确保灾后12小时内物资和资金到位、开展“寒冬送温暖”行动救助生活无着人员。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广西各级民政部门将认真做好今冬明春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和有关工作,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让所有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下拨资金救助近300万名灾民

  据调查摸底统计,全区需给予生活救助的灾民有299.84万人,其中需口粮救助的229.91万人,需衣被救助的169.41万人,需饮水救助的2.94万人,需取暖救助的12.92万人,需其他生活救助的10.83万人。

  为了支持各地做好冬春灾民生活安排工作,去年12月,自治区民政厅会同财政厅已经下拨了自治区本级安排资金1151.39万元,今年1月19日又下拨了中央安排的第一批资金1.904亿元,第二批资金4760万元也将于近期下拨各地。

  据悉,全区今冬明春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将优先考虑倒房重建户和受灾的低保户、散居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原则上实行现金救助,县级民政部门要在接到上级拨款文件后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落实到救助对象手中,若是实行分段救助、分批发放的,也要一次性将资金指标分解到户、告知到户;同时,要将救助对象民主评议结果、冬春救助实施标准、救助对象款物领取数量等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全区已完成第一批倒房重建工作

  做好冬春救助工作的同时,各地民政部门还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患于未然,继续做好新灾应急救助工作,进一步推进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底,全区第一批倒房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计完成重建5105户;第二批倒房重建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对此,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各地要及时给倒房重建户发放落实重建补助资金,加快推进第二批倒房重建进度。对于近期不能完成重建任务的,要提早谋划好倒房群众的过冬安置工作,通过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棉帐篷、发放取暖物资等方式,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此外,要做好救灾应急准备,确保应急期间储备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同时加强救灾应急措施,确保灾后12小时内救灾人员、物资和资金到位,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据了解,广西还将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以车站码头、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生活无着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全面开展联合巡查救助,做好夜间和重点区域巡视救助,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帮助他们解决临时生活困难,让他们安全过冬。

  此外,针对福利机构的院民、孤儿和救助机构救助对象的生活,各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机构也将按要求解决好福利机构的院民和滞留在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的御寒取暖、棉衣棉被、急病治疗等问题。

  自治区民政厅提出,春节期间要适当提高院民、受助人员的生活标准,组织必要的娱乐活动,安排好他们的节日生活,使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同时,做好孤儿生活保障经费的发放工作,确保孤儿生活费不低于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孤儿生活保障最低标准,做到及时、足额发到孤儿(监护人)手中。此外,还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积极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记者 覃琳)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