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竞技品田径

26.08.2015  20:37

  田径世锦赛来到“家门口”,对中国田径的普及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契机。通过顶级赛事平台,激发和调动普通人走向跑道、养成健身习惯,将是田径世锦赛留给我们更久远的财富

 

  田径世锦赛如同一部精彩大片,巨星云集、高潮迭起,令人沉浸其中。如果以竞技成绩衡量,主角无疑是美国队、牙买加队等田径强队。以“东道主”身份出战的中国队,在大多数项目上只有配角的戏码。

  不过,竞技实力的差距,并没有掩盖中国田径选手的光芒。女子百米大战,韦永丽尽管未能晋级决赛,但预赛和半决赛连续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已然实现突破的愿望。正如她所言,“目前我无法和国外强手比,我就跟自己比,只要努力和坚持,就可以缩小差距。”

  跟自己较量,并非气势上的示弱,恰恰折射出田径独有的魅力。田径之所以被誉为“运动之母”,不只因为它是现代体育发轫的基石,也不只因为奥运会设有47块田径金牌,更在于田径能很好地诠释“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田径运动员面对的,不是对手间的直接身体对抗,而是挑战自身的身体潜力,甚至是人类的极限。

  这种挑战,更接近体育的真谛,并不因成绩高低而褪色。而跳出竞技与奖牌的藩篱来欣赏田径,会发觉这项运动更多的美好。长久以来,国人对中国田径的关注,总是维系于少数明星运动员的闪光,短暂的辉煌过后便是长久的落寞。尽管近年来依靠引入高端田径赛事,民间田径氛围正逐步培养起来,但如何形成持久的“田径热”,依然是个难题。

  其实,中国并非没有参与田径的土壤,只不过缺乏田径文化的深掘与积淀。田径是一项“零门槛”的运动,几乎每个人最早都是通过跑、跳、投来感受运动的乐趣。而随着“跑马”“跑团”的兴起,更彰显出民间田径爱好者蕴含的巨大潜力。在许多欧美国家,田径已成为一种“国民文化”,这不仅体现在观赛人群的专业与稳定,更体现在民间参与对竞技体育的“反哺”。相比之下,我国民间田径热情与专业赛事之间,显然还缺乏有效的连接。

  田径世锦赛来到“家门口”,对中国田径的普及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契机。首次将10公里大众跑与马拉松比赛结合,这一创新之举开了个好头。中国田径或许不能像其他优势项目那样轻松摘金夺银,但通过顶级赛事平台,激发和调动普通人走向跑道、养成健身习惯,将是田径世锦赛留给我们更久远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