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再添两县跻身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行列

11.01.2015  20:16

广西新闻网 桂林1月11日讯(记者 黄新跃 通讯员 周仕敏)1月9日,国家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反馈会在桂林召开。柳州市鹿寨县和桂林市灵川县通过“国检”,跻身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至此,广西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的县(市)共有5个,广西越来越多的县迈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事关教育公平、教育民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基础。2012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这是继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后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家对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一轮“国检”。

据了解,1月5日至9日,以李建声为组长的4人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柳州市鹿寨县和桂林市灵川县两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督查组共随机抽查学校14所,其中小学5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教学点2所。检查中,核查了相关文件资料、数据;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座谈会8个;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856份,回收有效问卷835份;采取随机访谈等形式,征求了公众意见。

本次督导检查是依据《义务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求进行的。督导检查组本着“公平公正、严格把关”的原则,对两个县(市、区)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认定。按照《办法》规定,督导检查组对广西2个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核查结果:灵川县和鹿寨县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

落实教育发展“三优先”

广西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因地制宜、补齐短板、软硬建设结合、增量提质并重”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均衡发展新路子。自2013年梧州市蒙山县、桂林市龙胜县、来宾市合山市3县(市)通过国家认定后,广西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广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在建立推进均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大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广西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厅与全区14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全部签署了备忘录,自治区、市、县层层制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市、县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

广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要求,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深化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明确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的总体目标,并逐级分解到各市、县,确保“三个增长”,扩大经费保障范围。灵川县按照“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明确责任落实、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2014年投入10亿元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三个增长,四个确保”。

广西注重发挥教育督导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指导作用,不断完善督导制度,加大督导力度,初步形成了试点推动、过程督导、评估验收、跟踪监控的全程督导程序。广西还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作显著的县市给予表彰,对工作滞后的县市追究责任,激励和督促各市县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对自治区级评估合格的县(市、区),都将获得自治区给予的1000万元奖励,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近三年来,广西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迁移、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布局学校,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充分盘活资源。其中,灵川县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2011年至2014年间,在全县域撤销初中1所,扩建初中2所,新建初中1所;搬迁小学4所,扩建小学20所,撤销小学2所,新建小学3所,将高年级学生并校就读11所,共投入资金4.5亿元。

鹿寨县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3.7亿元的教育集中区已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全县各乡镇中学全部并到县城,实现了“初中进县城”的目标,达成了资源有效整合,城乡教育均衡迈上新台阶。

广西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建设标准,近年来投入244亿多元,深入实施 “课桌椅更新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加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灵川县在“两基”与“普实”两个阶段的建设顺利完成后,投入1.2亿多元,实施了标准实验室建设、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进教室项目,自2012年以来,又投入1682.8万元,实施“六大工程”,加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教学设备配置及管理上的“十统一”,促使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大缩小了义务教育城乡办学条件差距。鹿寨县2008-2012年共计投入7.47亿元,其中2012年投入1.97亿元,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近五年县财政投入1.62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设施设备,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广西坚持“统筹规划、倾斜农村”的原则,以完善编制、优化配置、改善待遇、轮岗交流为工作重点,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善农村教师资源配置。

灵川县建立健全教师招考和优先安置农村学校制度,2007年以来共招聘、选调212人,本着向农村学校倾斜的原则,59.4%的教师定向补充到山区薄弱学校。鹿寨县修订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不断充实教师队伍,自2009年起共招聘118名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8%。全县无聘用代课人员。

完善农村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对农村及基层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对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全区教学点义务教育教师给予奖励补助。鹿寨县县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70万元,在自治区对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补贴200元的基础上再补贴200元,另外对3所边远山区村级寄宿制小学教师每人每月补贴400元,对乡镇所在地小学教师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有力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近年来自治区投入800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农村教师轮岗走教计划”,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灵川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学校对口联系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优质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名师送教讲学制度等。2014年城乡、校际交流教师241人,交流比例提高到10.2%。鹿寨县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和轮岗制度,鼓励县城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 县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

加强教师培训,灵川县从2008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校长每年轮训一次以上,教师三年内全部轮训一次以上。组织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实地到北京、南京等先进地区进行,学习教改经验。开展网络远程培训。每年组织600多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鹿寨县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对26名校长、600名骨干教师进行强化培训。

深化改革促进均衡发展

广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学校管理,强调文化立校、特色引领,促进内涵发展,努力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

灵川县制定了《灵川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坚持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模式,切实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鹿寨县强化学校常规管理,贯彻自治区中小学校管理规定,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学校安全稳定。

自治区大力推进课题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科学途径。在19个试点县(区)330所项目学校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灵川县以科研课改和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该县灵田乡中心学校推行“一三三五”教学模式,成为桂林市课程改革的领头羊。

灵川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里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名人警句等随处可见,该县潮田乡初级中学的管理主题装饰画、青狮潭中学具有民族风情的爱莲文化等,令人印象深刻。鹿寨县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全县特色学校建设精彩纷呈。如县初级实验中学的“和美校园”、鹿寨小学的“真善美教育”、江口乡中心校“生活教育”等。

广西坚持教育服务民生的原则,出台关爱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家庭贫困学生政策举措,全面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灵川县出台了《灵川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暂行管理办法》、《灵川县资助贫困残疾学生上学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衡,从完善档案信息、加强沟通交流、开展法制教育、创办“文化书屋”、开展结对帮扶等5个方面构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全县建立留守儿童档案850多份,共有250多位爱心妈妈与520多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鹿寨县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建立“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坚决不让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家庭贫困学生等学生群体失学,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均为100%,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