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过敏:有人对“钱”过敏 有人“情绪过敏”

09.07.2015  21:31

22%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过敏病,发病率不断增长

有人对“钱”过敏 有人“情绪过敏”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22%的人患有不同种类过敏病,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增长。有人对“冷”过敏,有人对“热”过敏,还有人对“钱”过敏。专家提醒,治疗过敏,找到过敏原很重要

奇葩过敏让人哭笑不得

在“过敏界”,除了花粉、海鲜等“著名选手”,还有很多“冷门高手”。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谢治告诉记者,有些人的过敏原因比较罕见。

“冷过敏”:有患者一接触冷水就过敏,手上长荨麻疹。还有患者是冬天难熬,头脸一暴露在冷空气里就过敏,整张脸肿得惨不忍睹。

“热过敏”:有人剧烈运动后就开始长荨麻疹,或是到了夏天气温特别高的时候,浑身长荨麻疹,这是对“热”过敏。

“钱过敏”:市民蒋女士的女儿嫁到荷兰不久就长红疹。经询问荷兰女婿后,她找到了原因,原来欧元的硬币中含有镍合金,她的女儿原本就对镍合金过敏。

“食物+运动过敏”:光吃东西,不过敏;光运动,也不过敏;吃了东西再运动,过敏!在“过敏界”还有这种任性的组合。谢治说,这叫食物依赖性运动诱发性过敏,尽管少见,但确实存在。

“生活过敏”: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紧张、压力、愤怒等情绪,会让人反复出现红疹、瘙痒、红肿等皮肤过敏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性过敏”。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消除负面情绪就能脱敏。

儿童过敏原中螨虫排名首位

人为什么会过敏?专家介绍,身体有自我保护的免疫系统,当有害的外来物质入侵时,通过抗体来抵御。当免疫系统失灵或过于敏感,就会对一些正常无害的物质,比如花粉、蛋白质等发动攻击,连累正常身体细胞。

在我国,过敏最大的受害人群是儿童。2011年至2014年,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对超过1万名儿科患儿进行了过敏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最容易引起过敏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螨虫,接下来依次是鸡蛋、牛奶、海鲜。

据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三类:吸入性、食入性和接触性。发生过敏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很多人认为红肿、长皮疹等才是过敏。实际上,过敏的症状有很多,涉及皮肤、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等,比如反复气喘,慢性咳嗽,经常鼻子痒、打喷嚏,常拉肚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