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假期第一天,南宁各大场馆迎来人流小高峰 碰彩蛋 绣香包 原来这么好玩

12.04.2016  10:54
  • 核心提示

    昨日是三月三假期的第一天,记者走访南宁市各大场馆发现,不少场馆都迎来了人流量的小高峰。而几乎所有的场馆也都适时推出了许多寓教于乐的民俗游戏和文艺展演。据广西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该馆推出的碰彩蛋、舂糍粑等特色活动就非常受欢迎,“这些活动不仅有趣,而且只要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其实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

    玩刺绣

    香包绣球做法现场教

    想要将一个香包绣好,对于初学者而言,最起码要花四五天的时间。”谭秀仙说。作为一名刺绣能手,她有着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的美誉。昨日,谭秀仙受邀到广西图书馆展示民族技艺,并现场教授大家如何制作香包。谭秀仙介绍说,香包内装的是壮族特有的香草,除了有淡淡的香味外,还是恋人之间相互馈赠的佳礼。香包上的图案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花草,但必须要自己一针一线绣上去,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内心的情意。

    当天,广西图书馆还请来了广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赵小梅,教大家如何制作绣球。赵小梅告诉记者,在绣球上刺绣非常讲究寓意,比如绣蝴蝶必须要绣够两只,寓意成双成对,而绣花草则最好能够绣兰花,代表吉祥如意,如果要绣鸟儿,则可绣燕子,代表燕子归来。想要将一只绣球完全绣好,初学者需要花上1个月左右的时间,“慢工出细活,只有一点点地去绣,最后做出来的成品才能彰显绣球的美。”赵小梅说。

    做手工

    刘三姐成了新偶像

    小雅今年7岁,假期的第一天她没有睡懒觉,而是早早起床跟着妈妈一起前往广西民族博物馆。小雅之所以这样“着急”,是因为早在前几天,她便报名参加了该馆举办的巧手灵心绘三姐的手工活动。“我很喜欢玩手工,放假前就想着来了。”小雅说。不过提起刘三姐,她了解得不多,当天在老师的引导下,她认真聆听了刘三姐的故事,心里相当震撼。“刘三姐太勇敢了!她就是我的新偶像!”小雅说。

    据该馆玩艺坊的老师韦一梅介绍,当天前来参加手绘活动的孩子们年龄在6-12岁之间,她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随着三月三的到来,不少孩子也会对三月三的相关文化,比如刘三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兴趣,家长应该趁着节日氛围浓厚时,引导孩子多了解相关的内容,这对孩子以后的德智体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看展演

    眼花缭乱的民族技艺

    三月三期间,广西博物馆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太鲁阁族同胞,联合广西本地的壮族民间艺术家进行民族展演。在昨日的活动现场,太鲁阁族同胞带来了极具特色的木琴表演。据介绍,制作太鲁阁族木琴所用的木材材质非常轻,因此敲击时可以发出十分清脆的声音。太鲁阁族人常喜欢奏口簧琴来表达内心的爱意,有时也会借着琴声来思念已故的亲人。当天,壮族的天琴和太鲁阁族的特色乐器在广西博物馆内联袂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聆听,“他们的琴声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感觉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是相通的。”市民苏女士说。

    除了精彩民族展演让人流连忘返外,广西博物馆现场举办的碰彩蛋、舂糍粑、打油茶等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参与。其中,碰彩蛋活动最受大家的喜爱,据活动主持人介绍,彩蛋是将煮熟的鸡蛋染成彩色,用于小伙子和姑娘在赶歌圩时传情,发展至今,碰彩蛋还有碰出好运气的寓意,因此现场有不少游客跃跃欲试。游客汪女士和儿子当天一起体验了这个游戏,她还故意将自己的鸡蛋碰破,输给了儿子。在汪女士看来,虽然这只是个游戏,但她还是想把最好的彩头留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