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英雄更是为了感恩英雄

15.07.2015  12:56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那段烽火连天、血雨腥风的岁月,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奴役的殊死战斗中,正是无数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爱国仁人志士,“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打出了中国人的英雄气概,才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

  追寻英难的足迹,从大漠戈壁到祖国南疆,走进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红一团”,耳边仿佛回荡着五壮士面对万丈悬崖宁死不屈的呐喊。这支从井冈山走来、由毛泽东亲自创建的英雄部队,经历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全过程,是一部革命军队的忠诚史、胜利史,也是一部英雄史。

  日本鬼子坚船利炮没有击垮我们,造谣段子却成了新的鸦片。有人说,“狼牙山五壮士用手中的枪欺压当地村民,致当地村民不满。后来村民将这5个人的行踪告诉日军,又引导这5个人向绝路方向逃跑”,还有人信誓旦旦地刊文说,“小学课本‘狼牙山五壮士’有多处不实”。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学生在参观狼牙山五壮士连史馆时,对历史解说摇头晃脑,但讲起网上流传的恶段子却绘声绘色。

  无数事实证明,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强调历史,不能纠缠于具体细节分歧,必须抓住事实主体,不能纠缠于究竟在哪儿跳,是“”还是“”,有没有拨萝卜等等。决不能一叶障目,无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利益,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拖住1500多名日军,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殊死决战的主要事实。

  五壮士生前是一个传奇,死后是一座丰碑。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民族英雄,在民族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的时侯,用视死如归的精神支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并获得昔日敌人的敬重——带队围攻五壮士的日冠小队长茅田幸助,曾带着儿子专程来到狼牙山下,一边磕头一边大哭,说五壮士是他最敬佩的人,还将用于追杀五壮士的军刀交给河北易县县长,以示谢罪。

  明知九死一生,依旧阔步前行。五壮士彰显的是有血性的革命军人的至纯本色。正是这种被美军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泼洒自己的鲜血毫不吝啬,突破了人性求生本能的弱点。五壮士用生命写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我亲耳听见一位曾在俄罗斯留学的将军说,当他矗立在红场烈士墓前,看到年迈的俄罗斯老人,在无名墓前默默地献上一束洁白的鲜花,看到俊美的新郎新娘在烈士幕前举行纯洁的婚礼,看到年幼的孩子举起稚嫩的小手行上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时,望着那无名烈士墓中央喷出的永不熄灭的火焰,眼睛湿润了。敬重历史、崇尚英雄,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有未来。

  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决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尊重、去礼敬。尽管英雄会说:老鼠糟蹋粮食,难道我们就不种粮了吗?但是面对一支支射向英雄的子冷枪冷箭,“像这样辱骂亵渎英雄,以后谁再为国家上战场”,决不是杞人忧天。 

  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但是一个坚不可破的哲理是,只有立足战争,才能制止战争。和平从来不会天上掉下来,是要靠军人去维护的。倘若我们都不想当英雄,那么我们就只能像羊一样任人宰割,无论是一只羊还是一群羊。

  我们纪念抗战,我们追寻英难足迹,是为了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的沉痛的教训,更是为了感恩千千万万为民族独立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们。正是因为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抗击侵略者,才换来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贵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英雄,并不苛求每个人都成为英雄;但哪怕只是对英雄精神的片刻凝望,那怕是转播一条“好声音”。一条条涓涓细流汇入长江,足以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汇聚起民族积极向上气势磅礴的力量。昔日英雄保卫我们,今天我们誓死捍卫英雄。(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王德华)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