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综合示范村纪实

06.02.2015  13:16

   山容水意那蒙坡 竹乡壮韵新农村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在南宁市邕宁区南部,距城区政府所在地1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自然坡,环绕在绿水青山中,风光秀丽、绿树葱葱,进村道路平整、交通便利,壮民族文化、嘹啰山歌独具特色,坡内现存的知青楼承载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淳朴的民风、整洁的院落、大自然不事雕琢的宁静让人流连忘返。这里,就是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

  乘坐汽车从邕宁区蒲庙镇出发,沿着平坦的公路,不到半小时工夫,记者便来到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

   旧村新貌 与大自然浑然天成

  

  古村新貌。记者李琴摄

  

环绕在绿水青山中,风光秀丽、绿树葱葱的村庄。记者李琴摄

  走进那蒙坡综合示范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岭南民居,优雅古典的徽派风格建筑,门前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竹影婆娑,花团锦簇;在标准化灯光球场,村民们或三五成群的聊天,或打球娱乐,或跳广场舞;在那陆湖、知青湖两大水系的种植池,已经种植了品种各异的水生植物,鸢尾花,芦苇,水生美人蕉,风车草,睡莲,荷花……在水中摇曳生姿;水面上的景观长廊、水榭亭、圆亭、知青亭、拱桥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坡内的道路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成为新江镇第一个拥有太阳能路灯的村坡;“厌氧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外观,经过美化,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漫步在如画的村庄里,没有喧嚣,只闻清幽……

  然而在那蒙坡综合示范村建设以前,村里的环境并不好,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脏乱差的村貌毫不夸张。部分村民的房子还是泥瓦结构,每逢下雨天,屋内漏雨不说,屋外的墙皮也成块儿往下掉,村民们苦不堪言。

  作为全市12个综合示范村之一,那蒙坡在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坡民居以知青湖和那陆湖两大水域为中心,依据岭南典型的丘陵地势分别聚合为5个自然空间,错落有致,层次感极强。在进行村庄改造时,那蒙坡结合实际,尊重群众意见,在农村原貌基础上精雕细琢,布局好绿化景观带、亲水平台、生态停车场、排水管网、养殖集中区等,重点对水系、坡道、巷道、沿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170栋房屋外立面改造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和地域特色,凸显壮民族特色及“坡屋顶”设计。7058米坡道、巷道硬化改造则采用当地特有的红砂岩为主材,铺就一条条承载那蒙文化和记忆的乡间道路,以达到景观和谐、历史文脉延续的目的。21260平方米的知青湖和那陆湖两大水域,是那蒙坡构建山容水意的景观优势的良好基础,经过两度清淤与深度生态净化,这两大水塘清可见底,有如镶嵌在群山之间的美玉。

  如今,那蒙坡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道、巷道整齐、干净,生活污水全部由暗埋管道归集统一处理;一幢幢楼房掩映在绿树翠竹丛中,新旧相衬,错落有致;美丽的庭院和各处景观正形成各自园林特色。远望那蒙,绿水青山交相辉映,一派生机盎然、和谐安宁的景象,“山容水意那蒙坡,壮乡竹韵新农村”的美好意境正逐步显现。

   文化传承 品味知青历史与嘹啰韵味

  

  保存完整的知青楼。记者李琴摄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大批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在那蒙坡的历史中,有37个热血青年到这里插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们和村民们同生活,共作业,这37个青年把那蒙坡当作自己的家,把满腔热血和火热的青春贡献给那蒙坡。现如今,当年的年轻人都已步入中年,他们常常回忆起那充满热血的下乡时代。

  和这群知青们共同怀念那个时代的,是当年的村民。当年村民专门为知青建造的两幢二层高的知青楼依然保留着,一些生活用具也保存完好,成为南宁市最完整的知青楼。目前,那蒙坡正对知青楼进行全面修缮,粉刷白墙,更换新的木门窗,修整屋檐,重新铺地盖瓦,力争还原时代风貌,打造“知青纪念馆”,留住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

  

  村宅别具特色。记者李琴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为了能够把壮族“嘹罗”山歌这一古老的山歌形式代代相传,留住文化的根脉,并发扬光大,那蒙坡特地建造了嘹啰广场。广场由嘹啰廊和活动广场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186.73㎡。建设时坚持了采用本地产红砂岩进行铺装建设,广场中心的铺装也融入了具有壮族特色的铜鼓图案。同时,嘹啰廊还吸纳了风雨桥的一些特点进行建设,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本项目充分利用嘹啰广场地处坡中心且视野开阔的优势,从嘹啰廊可以观赏各个风景点,既是一个探视、眺望的好去处,也是居民平时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产业改造 土地流转与农家乐并举

  

  那蒙坡的瓜菜高效种植大棚 记者 李琴摄

  邕宁区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把分散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整片入股给企业的信托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投资,采用“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升级传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优质果菜、绿化苗木、畜禽养殖、农家休闲等产业,帮助农民实现家门口的“致富梦”。

  那蒙坡产业发展主要是以南宁市尚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那蒙坡第2小组合作建设的瓜菜高效种植大棚为主。经公司与村民写上,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公司与农户合作经营的全新流转方式,即农户除了以土地作为投资股份和农业生产用工外,其余的包括农业生产建设的物资、农资、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全部由公司负责,收入分成各位50%。

  尚农农业科技公司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双方通过合作方式建设优质果蔬种植基地。目前已经签约合作农户30户,合作土地201亩,建成大棚305个,所有的基建项目已经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阶段。

  邕宁区农业服务中心廖树宏副主任告诉记者,一个大棚一年可以收西瓜1500—1750公斤,去年收了三次,一个大棚一年就可以收西瓜5000公斤。60个大鹏一年就可以收30万到35万公斤西瓜,总产值可达100万。按农民与公司“五五分成”的分配模式,那蒙坡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4万到5万。

  窑红薯、挖野菜、划竹排……这些记忆中的趣事,在城市中已经越来越难重现。在那蒙坡,时光放慢脚步的地方,却还保留着。

  

  那蒙坡的村庄改造,都是在农村原貌基础上精雕细琢。记者李琴摄

  那蒙坡目前由政府出资帮助,建设了2户农家乐示范户。农家乐示范户庭院建设由城区政府建设,室内部分则由农户在城区有关单位的指导下自行出资建设。农家乐建设坚持“最大限度保留原有乡村元素”的原则进行设计、建设。目前农家乐示范户庭院建设和室内布置均已完成并已已投入运营,不少区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

  村民孙家富一家的农家乐“富实人家”今年去年12月18开始投入运行,味鲜可口的土鸡汤、自家腌制的香肠、刚从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古香古色的农家院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节假日如果不提前预定,甚至没有座位。

  “周末天气好的时候,人很多,我们全家人都会总动员齐上阵,背着小孩干活,客人们都觉得很有趣。”富实人家的老板娘张春芳拉着刚会走路的小孩儿的在院落里散步,“一家人呆在一起总是好的,现在这样,技能照顾孩子,又能照顾老人,全家人一起干活,关系更加融洽了,我们都觉得很幸福。

  远处流水潺潺,近旁桑竹簇簇,鸡犬相闻。不经意间,耳边响起了竹沙声,阡陌尽头,又见古宅,青砖石阶……如今的那蒙坡,环境改善了,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群众生活指数提高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效益日益明显。

编辑:覃凤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