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退休人员返乡创业助推精准脱贫

12.08.2016  06:46
  在邕宁区那楼镇那文村常明生态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柑橘、火龙果长势喜人,连片的水塘不时有鱼浮出水面,水塘边几间鸭舍里有成群的鸭子。“现在我们基地总面积有400亩,种植了200多亩黄金柑和火龙果,还有150亩的水塘养了12万尾鱼,另外还养了1万只鸭。”常明合作社社长黄常瑛介绍说。

   返乡当农民

  面对质疑不放弃

  黄常瑛是邕宁区农林水利局退休工人,2014年退休后,他决定回到家乡那楼镇那文村搞农业、当农民。

  在邕宁区农林水利局任职40年的黄常瑛走访过多个县区、乡镇,调研学习过先进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每年回老家,看到的场景都让黄常瑛心酸:“前些年村里的路没修,下雨天泥过脚踝,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田地撂荒,到处都是空房和荒山。”他想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对他回村的举动,村民们开始并不理解。

  土地流转是建农业基地绕不开的问题,招来了部分村民的抵触。“当时村里不少人觉得一个60岁的人,万一干两年弄砸了,大家的钱和地怎么办?不少村民都有顾虑。”那文村支书黄佳播说。

  面对质疑,黄常瑛挨家挨户地与村民沟通,不断解释建农业基地的好处:不操心也能每年领土地租金、家门口就有就业岗位、村里条件得到改善。最终他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组建合作社

  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黄常瑛共流转了400亩土地并组建了常明合作社。他一手操办了基地的道路、水电等基建,并对水塘加固清淤、放鱼苗、建生态养殖棚,种植黄金柑、火龙果、南瓜等。村民们对基地的变化感受深刻:“以前村里到处是被撂荒的田地。现在成立了合作社,路也修好了,还搞起了生态种养,变化实在太大了!”76岁的那文村村民黄大爷说。看着合作社一点点变好,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土地流转出来交给合作社规模经营,合作社从原来的几户人发展到现在30多户,其中8户为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0多岁的黄明品是那文村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早些年一直在广东打工,近两年由于妻子患病不得不回来照顾,他说:“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除了有固定的租金收入,我还能在合作社做工,平均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有2500元。

  黄常瑛说,现在常明生态农业合作社长期工人有22人,多数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前农户自己种植甘蔗玉米,收入不稳定。合作社的组建,把像黄明品这样的家庭吸纳进来,他们的收入来源多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农村要发展

  需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黄常瑛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担任那文村党支部副书记,1979年调至那楼公社变电站任站长,1995年调至邕宁县农林水利局工作。他好不容易“走出村子又走回来”的举动让旁人不解,在他看来却是很自然的事。这是黄常瑛作为一名老党员,践行“两学一做”的生动写照。

  谈起当地的发展模式,他思路清晰:“邕宁区处于丘陵地带,丘陵地区人多资源少。农村存在三大难题:传统种植业效益低下,留不住年轻人;农村劳动力日益老化;撂荒地越来越多。我的家乡在这三方面都有代表性。这些问题的破解出路就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

  回乡两年多,黄常瑛一直在带动村民致富,2014年他发起成立常明生态农业合作社,根据“业主开发,专合组织服务,农民种管致富”的理念,村民们以土地入股,旱涝保收领租金。看到日渐良好的收益,村民开始自愿把土地交由合作社成规模地种植。几年时间,合作社的成员从最初的3户壮大到30多户,并带动附近村民成片种植柑橘,为产业覆盖区农民人均增加5000元以上纯收入。

  黄常瑛认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发展之所以艰辛,关键在于缺乏领头人,思想观念要转变。产业覆盖到哪里,哪里才有发展的希望。应该鼓励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头致富,否则农村就没有希望。”黄常瑛呼吁,“我一个60多岁的老头,只是给大家作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年轻人回乡,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