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齐心协力美化村容村貌促和谐发展

11.01.2015  13:34
  1月9日,邕宁区那路村屯里坡的村民李垂依,早早地架起了大锅。房前屋后,村民们忙着为他张罗宴席。今天是李垂依儿子娶妻的大喜日子。早在三天前,村里便忙开了。
  李垂依说,住在屯里坡几十年,看着坡里的一步步变化,既惊喜又感叹,“瞧,坡里62户民房,已经由原来的泥土房变成了跟城里一样的‘小洋房’,这在以前是万万没想到的。”顺着李垂依手指的方向,只见小青瓦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不远处,屯里坡农家乐正逐渐红火起来。村民脸上的笑容,让人读到了屯里坡村民的幸福生活已经临近。
  村民:投工投劳为62户房屋披“新衣
  屯里坡一共有83户村民,目前已经改造好的有62户。李垂依说,村委和镇里按照分步走的政策,先给村里62户人家改造外立面,接下来就轮到剩下的十几户了。要不是李垂依的介绍,很难让人想象,坡里的房屋改造全出自村民之手。去年,蒲庙镇决定将屯里坡打造成整坡推进住宅外立面改造项目的示范点。得知这一消息后,坡里开始号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家乡出力,年轻人纷纷投入到屯里坡“生态乡村”的建设中来。在实施外立面改造时,坡里实行“分块管理”的模式,即把坡内农户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10户左右的农户组成。“将回来帮忙的年轻人分为三组,每组工作一个月,工作结束后,每组要把卫生打扫干净,才能移交给下一组村民。整个工程大概三个月就完成了。”李垂依说,屯里坡不光在外立面改造工程中施行分块管理,还将这种方式延伸到乡村环境卫生的管理机制中,小组内各户相互监督,自觉做好房前屋后整治。小组之间经常开展评比活动,互相给对方打分,既吸取对方做得好的经验,也指出对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实现生态乡村保洁管理长效机制。
  生态乡村建设的资金从何而来?李垂依介绍,住宅风貌改造,屯里坡从集体资金拿出11万元,村民每户自筹3000元,共集资30万元,加上上级补贴,才完成了项目。“当然,这都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大家都想要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他说。
  公司:捐资10余万元助推家乡变靓
  今年37岁土生土长的村民李业款,如今已经变身为开田三农科技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家。回忆过往,村里垃圾成堆,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李业款说,村里除了环境脏乱,道路也不好走,小车根本没法进来。如今屯里坡青山绿水,水泥路直通到家门口,再也不是李业款小时候见到的环境。
  20年前,李业款和堂哥李业甜从村里出去打拼,刚开始经营消防工程生意。2009年,初有成绩的两兄弟回到村里,突然发现村里优越的环境,于是萌生做生态农业生意的想法。就这样,开田三农科技有限公司越做越大。李垂依说,公司的发展壮大,间接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租村民的地,再聘请村民做事,那么我们就有了两份收入。
  李垂依说,家里靠养猪为生,以前道路不通,拉猪出村不方便,而商家也进不来。“过去小车都是刮着底盘进来的。”李业款打趣说,从家乡走出去,我们始终没忘记自己的根,作为家乡的一员,也应该出一份力。早在2006年,李业款两兄弟就捐资10万元,为家乡道路进行硬化,改善环境。要致富先修路,村民切身体会到了甜头。屯里坡以种植水稻、辣椒、瓜果蔬菜为主,道路硬化后,打破了运输困难的瓶颈,“我们现在可以轻松地走出去,外面的商家也可以轻松地走进来,大家都能得到实惠。”李业款笑着说。
  政府:生态乡村扬帆起航
  去年,李业款两兄弟依托坡里优势,在坡里做起了农家乐。每逢周末,市民慕名而来,烤红薯、吃土货,屯里坡因此声名大噪。李垂依说:“我们是坐上了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的幸福快车,坡里环境大变化,让大家赚到钱,日子过得更舒心。
  屯里坡环境发生的喜人变化,只是蒲庙镇建设生态乡村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从启动生态乡村建设以来,邕宁区蒲庙镇加大投入,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卫生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在不断巩固清洁乡村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乡村建设要求,共硬化村坡巷道6500多米,逐村逐坡清理水源地周边堆积和水面漂浮的垃圾200多吨。
  蒲庙镇镇长莫建福表示,近期,镇里准备出资2000元,对屯里坡进行奖励,鼓励村民进一步把全坡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整治。下一步,将进一步绿化、果化村庄,同时结合农业发展做大做强,走产业化的道路,一产三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和谐发展。